湖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第四節 大力推動文化創新
創新是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動力源泉,要適應群眾文化需求新變化,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使精神文化產品和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87. 創新文化內容形式
實施文化大師大作培育工程,精心組織文化產品生產,推出一批具有較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展現湖湘文化精神和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影視、圖書精品力作,提升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國際鄉村音樂周等文化活動品牌影響力。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大力支持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發展多元化的文化樣式和文化載體。提升思想理論研究和創新水平,積極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和科研方法創新,實施社科名家培育工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快推動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創新文化表現形式和傳播方式。
專欄7:重大文化產業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
重大文化產業工程
湖南文化創意產業園、金鷹卡通產業科技園、中南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泊富國際創意中心、湖南日報傳媒大廈、麓山文化國際廣場、湖南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湖南藝術大廈、湖南文化廣場、網絡科技文化產業園、長沙印刷科技產業園、張家界自然歷史博物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
民間文學:苗族古歌、土家族梯瑪歌、孟姜女傳說。
傳統音樂(民間音樂):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澧水船工號子、土家族打溜子、青山嗩吶、茶山號子、新化山歌、酉水船工號子、湘西苗族民歌、花瑤嗚哇山歌、土家族咚咚喹、侗族蘆笙。
傳統舞蹈(民間舞蹈):土家族擺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龍舞(汝城香火龍、九龍舞)、瑤族長鼓舞。
傳統戲曲:高腔、巴陵戲、荊河戲、目連戲、儺戲、常德絲弦、花鼓戲、湘劇、祁劇、昆曲、侗戲、皮影戲、杖頭木偶戲、長沙彈詞。
傳統美術(民間美術):灘頭木版年畫、湘繡、踏虎鑿花、花瑤挑花、寶慶竹刻、菊花石雕、鳳凰紙扎。
傳統技藝:土家族織錦技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瀏陽花炮制作技藝、藍印花布印染技藝、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侗錦織造技藝、黑茶制作技藝。
傳統醫藥:九芝堂傳統中醫藥文化。
民俗:端午節、炎帝陵祭典、女書習俗、苗族服飾、苗族四月八姑娘節、火宮殿廟會。
88.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按照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著力構建有利于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繼續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提高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出版發行、影視制作、文藝演出、廣電傳輸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加快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理順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與所屬企事業單位的關系,促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完善文化創新的激勵政策,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