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稀土行業競爭格局(附細分領域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北方稀土(600111);中國稀土(000831);廣晟有色(600259);廈門鎢業(600549);中科三環(000970);英洛華(000795)等
本文核心數據:企業競爭格局;區域競爭格局;行業競爭力評價
1、中國稀土行業競爭梯隊
根據2024年中國稀土行業上市企業的稀土業務營業收入,前瞻將中國稀土行業分為三個競爭梯隊。其中盛和資源、中科三環、北方稀土和金力永磁營業收入大于50億元,位列中國稀土行業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主要有廈門鎢業、中國稀土和廣晟有色等,稀土業務營收規模在10億至50億范圍內;第三梯隊主要有恒源科技和中北通磁等企業。
2、中國稀土市場企業競爭力分析
通過對比上市企業稀土業務營收和增速。盛和資源的稀土相關業務營收規模最大,2024年上半年營收規模為54.38億元,全年營收規模初步核算在百億元以上,但營收增速下滑較為嚴重。事實上,稀土行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在2024都經歷了較為嚴重的營收規模下滑,但廈門鎢業在2024上半年稀土業務營收實現20%以上的增長。
注:1)橫坐標為2024年企業稀土業務營收規模(僅披露半年報的以兩倍折算),縱坐標為營收同比增長幅度(以最新披露業務財報數據計);2)此處僅列示有明確披露稀土業務營收情況的企業。
從上市公司稀土業務的盈利水平上看,稀土行業上市公司稀土業務毛利率差異顯著。大地熊的燒結釹鐵硼、釤鈷等磁性制品業務以17%的毛利率位居首位,而盛和資源、廣晟有色的稀土業務毛利率不足2%。整體而言,稀土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分布較為分散,部分公司毛利率較高,如大地熊、安泰科技等,表明其在稀土業務上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而部分公司毛利率較低甚至為負,可能與其業務模式、成本控制、市場競爭等因素有關。
注:此處企業所示為最新年報經營數據,未披露具體業務毛利率數據的以企業銷售毛利率計。
3、中國稀土行業企業份額
2024年2月和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下達了2024年度第一、二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稀土礦產品總量控制指標由2023年的24萬噸增至27萬噸,增幅12.5%,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量占指標下達量的69.87%;冶煉分離產品總量控制指標由23萬噸增至25.40萬噸,增幅10.43%,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量占指標下達量的66.93%。
根據《中國工業統計年鑒》中稀有稀土金屬礦采選、稀土金屬冶煉和稀有稀土金屬壓延加工行業規上企業營收數據,及稀土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營收數據,11家上市公司營收占比稀土行業的34.56%,其中廈門鎢業、北方稀土和廣晟有色占據較大的份額。
4、中國稀土行業市場區域競爭格局
在區域發展方面,通過企查貓查詢國標行業為“稀土金屬礦采選(國標行業代碼:B0932)、稀土金屬冶煉(C3232)、稀有稀土金屬壓延加工(C3254)”、登記狀態為“存續/在業”的企業,截至2025年4月17日,中國相關企業1071家,從稀土產業鏈代表性企業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以及內蒙古、陜西地區,江西省內稀土業企業數量達197家,排名各省份第一,該省稀土金屬礦采選行業企業數量占比全國16.4%;浙江排名第二位,有105家稀土業企業,其中稀有稀土金屬壓延加工企業占比94%。
5、中國稀土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運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對稀土行業的競爭環境分析中,可以看到磁稀土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稀土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行業現有競爭者較多,競爭情況指數較高,上游議價能力相對較弱,同時由于行業的特殊性,替代品威脅和潛在進入者威脅也較小,下游的議價能力相較于上游有一定的提升。
運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對稀土行業的競爭環境分析中,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稀土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稀土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稀土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稀土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稀土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