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第三節 強化資源要素保障
按照節約集約、優化配置的原則,強化土地、資金、能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供給保障,確保滿足“十二五”發展需求。
138. 土地
支撐“十二五”發展,五年需新增建設用地10萬公頃左右,為確保供求平衡,緩解供需矛盾,必須依法使用土地,堅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安排建設項目。必須盤活存量土地,加快舊城區改造,挖掘用地潛力,強化土地批后管理,處置閑置土地。必須完善土地利用機制,實行土地集約化、市場化運作,健全土地資源保護、儲備、使用機制,合理有序地開發利用土地資源。通過充分利用現有存量土地和低效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以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方式解決并積極爭取國家支持。
139. 資金
支撐“十二五”發展,必須加大全社會投入力度,必須切實改善投資環境,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間投資,充分發揮直接融資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優勢,用好用足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必須充分發揮間接融資的規模化和多樣化效應,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溝通協作,爭取信貸資金支持。必須大幅提高內聯引資水平,擴大外商投資規模。必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優先投向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公共安全和民生保障等領域,最大限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140. 能源
支撐“十二五”發展,到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需求將達到1.9—2.3億噸標煤,能源“瓶頸”問題突出。必須堅持節約優先、多元發展,統籌資源開發利用與節能環保,增強能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進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必須統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運輸通道建設,充分利用省外資源。必須加強省際間能源合作和能源通道建設,加大能源調入量,更好滿足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
141. 水資源
支撐“十二五”發展,到2015年全省共需水量351億立方米左右。通過綜合利用,基本可以滿足發展需求,但同時也存在著時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必須著力解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和治理等重大問題,加強水資源的科學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全省上下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現“十二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譜寫湖南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