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4、金融基礎設施落后,集聚區建設推進緩慢
相對于金融機構業務和人員的快速發展,市級各金融機構的辦公大樓等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且辦公地址分布零散,難以發揮金融集聚效應和輻射作用。作為浙江省重點規劃的金融集聚區之一,溫州金融集聚區的建設起步較晚。區內內金融機構樓宇建設前期受到拆遷阻力,短期內無法完全滿足金融集聚區用地需求。金融集聚區建設的詳細規劃缺乏,功能布局上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5、中介服務發展滯后,金融人才相對匱乏
溫州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發展程度較低,與金融發達的地區相比差距甚大,難以在融資、資產評估、信用調查、債權維護等方面提供全面、高效、配套的專業服務。對金融人才引進力度不夠、儲備不足,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相對匱乏,不能適應溫州金融業持續發展及創業創新的需求。
二、溫州市金融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期間,既是溫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溫州市金融業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國際國內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但對“十二五”期間溫州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發展機遇
1、宏觀經濟趨勢向好奠定良好發展基礎
從國際環境看,當前,全球經濟在金融危機后逐漸復蘇,經濟格局也在悄然變化。傳統發達經濟體的優勢地位相對在削弱,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日漸突出。國際貿易形勢趨于平穩,這為溫州經濟和金融業的平穩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支持。
從國內環境看,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我國經濟增強了抵抗風險的能力??梢灶A見,“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將呈良好態勢,發展金融業的旺盛需求將持續顯現。在此背景下,“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深化金融市場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繼續優化投融資結構,努力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這些給溫州金融業的未來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溫州自身來看,“十二五”將處于人均生產總值從5000美元向1萬美元邁進的階段,經濟社會在前30年改革開放的堅實基礎上向新的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十二五”時期,溫州將大力推進以商貿業、物流業、金融業、旅游業、信息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改革,為建設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下堅實基礎。這不僅有力地推動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也為溫州金融業創新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發展機遇。
2、國家政策逐步放開提供充分發展空間
溫州的民間資本規模龐大,但長期以來,因其逐利性的特性,民間資本流動盲目且無序,投機性較強。2010年國務院出臺了“新36條”,明確鼓勵、扶持、引導民間投資發展,并且為民間資本進軍金融等壟斷領域打開了大門。因此,“十二五”期間,溫州市將大力引導民間資本陽光化和規范化,引導民間資金有序投入實體經濟,實現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
2011 年初,我市我市上報《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爭取成為國內首個允許個人直接投資海外的試點城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的試點對引導民間資金 “走出去”,拓寬資金投資渠道,加強境外投資的便利化,加強溫州“走出去”與“引進來”融合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可為溫州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積累試點經驗,并為涉及跨境投資業務的信貸業務、金融創新產品等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3、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對資金提出巨大需求
從全國的發展戰略來看,海洋經濟是“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黨中央國務院正加速部署沿海地區的開發。2010年7月,浙江省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城市,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成為國家戰略。溫州作為該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間,將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實施“海洋經濟強市”戰略,推進一批“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的建設。 “十二五”期間,溫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率每年需達到50%以上,累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將達1萬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將達3000億元。資金需求無疑是金融業加快發展的推動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