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3、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資產質量保持領先
近年來,溫州的信貸重點傾斜中小企業貸款和縣域貸款。截至2010年末,全市中小企業貸款(含小型企業貸款和中型企業貸款)余額2415.4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7%,比 “十五”期末余額增長196.3%;縣域貸款余額2305.1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6.6%,高于全市貸款平均增速3.7個百分點,比“十五”期末余額增長309%。
“十一五”期間,全市銀行業機構連續5年實現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雙下降,截至2010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僅為0.45%,低于浙江省的0.95%水平。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7月公布的《2008年338個城市(地區)信貸資產質量評定》中,溫州等8個城市信貸資產質量被評為AAA,溫州名列首位;被評為全國金融生態環境最高等級的I級城市。在2009年的中國金融市長年會中,溫州再次當選“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
4、金融創新大力推進,金融改革繼續深化
“十一五”時期,溫州市在金融改革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溫州銀行順利更名并實現跨區域發展,農信社系統改革組建7家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試點扎實推進。區域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突破,6家民營企業實現上市融資,共募集資金52.24億元;組建溫州市股權營運中心,開展未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試點。推進溫州人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組建工作,建立溫州風險投資研究院、溫州民間投資服務中心等民間投資服務“平臺”,引導民間資本合理流動。啟動全國首批五個地市級保險監管機構試點工作,正式組建溫州保監分局,夯實了溫州作為浙南保險業中心的地位。
“十一五”時期,溫州市以金融改革與創新為基本點,初步解決了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金融機構積極開發金融產品,積極創新信用貸款、聯保貸款、風險共擔平臺、供應鏈融資等信貸產品,切實解決小企業貸款無抵押、擔保難問題。其中企業法定代表人擔保貸款、訂單融資、專利權和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農房抵押貸款、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等新產品,對有效銜接銀企供需,滿足“三農”信貸需求和服務小企業起到積極的作用。便農支付工程大力推進, 88個“金融空白鄉鎮”得到消除。
利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銀行通過深化利率風險定價機制建設,探索構建貸款利率風險定價模型,實現收益覆蓋風險。并逐步增強了社會公眾和金融機構的利率市場化意識,為銀行利率體制真正走向市場化奠定了基礎。
(二)存在問題
1、金融結構不盡完善,服務提供尚不均衡
目前,溫州的金融發展模式仍然較為傳統。在金融業務方面,銀行業一家獨大,實體經濟高度依賴信貸支持。保險業務發展尚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產品較單一。證券期貨業務發展明顯滯后,行業發展有待于進一步規范。信托、租賃業還是空白。在組織架構方面,除溫州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以外,溫州的其他金融機構均為分支機構,總部性質的金融機構數量不多,實力還比較薄弱。在金融國際化程度方面,迄今并無一家外資銀行進駐溫州。在地區金融服務提供方面,“三農”融資渠道相對狹隘,縣域金融服務質量和業務創新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社會融資渠道單一,直接融資占比過低
由于高度依賴間接融資,導致融資渠道單一,企業上市融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融資模式發展不快,企業直接融資比重偏低,區域資本市場發展嚴重滯后,與溫州經濟地位和經濟總量極不相稱。截止2010年底,全市只有上市企業7家(全省在境內上市企業達185家),其中主板3家、中小板2家、創業板1家、境外上市1家。共募集資金54.4億元,其中通過首發融資43.42億元,再融資10.98億元。全市在境內上市企業首發融資額僅占全省的3.93%,再融資額僅占全省的1.81%。證券化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制約了優秀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3、民資引導渠道不多,金融風險依然存在
據不完全統計,溫州民間資本超過6000億元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長。在傳統制造業進入微利時代后,大量溫州民間資本亟需尋求有效投資渠道,而現有的金融體系無法充分吸納和轉化逐利性的民間資本,極易引發非法集資、盲目投資和資本外流等問題。同時,隨著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民間金融日益活躍,并呈現出民間融資組織化、借貸規模擴大化、借貸利率逐步走高的趨勢。據統計,截止2010年底,溫州市共有擔保機構186家,投資公司1088家,寄售行431家,典當行48家,舊物調劑行126家。這些融資性中介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規范行為,給溫州維護地方金融秩序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