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5:《2025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寧德時代(300750);華域汽車(600741);濰柴動力(000338);福耀玻璃(600660);均勝電子(600699);奧聯電子(300585);廣汽集團(601238);寧波華翔(002048)等
本文核心數據:汽車零部件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預測等
產業概況
1、定義
汽車零部件在通常情況下是指除汽車機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機架也可以算是部件,不過與零部件不是同一個概念。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單個組件;部件指實現某個動作(或:功能)的零件組合。部件可以是一個零件,也可以是多個零件的組合體。在這個組合體中,有一個零件是主要的,它實現既定的動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連接、緊固、導向等輔助作用。
汽車零部件在通常情況下是指除汽車機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機架也可以算是部件,不過與零部件不是同一個概念。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單個組件;部件指實現某個動作(或:功能)的零件組合。部件可以是一個零件,也可以是多個零件的組合體。在這個組合體中,有一個零件是主要的,它實現既定的動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連接、緊固、導向等輔助作用。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涉及領域較多
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上下游產業主要是指其相關的供應和需求產業。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的市場,包括鋼鐵、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塑料、橡膠、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中游汽車零部件種類樣式豐富,其中發動機組和電子控制系統屬于汽車核心零部件。下游包括汽車整車制造廠商、汽車4S店、汽車修理廠、汽車零部件配件商和汽車改裝廠等。
汽車電子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主要包括立訊精密、中天科技、長盈精密等集成電路、半導體以及鋼鐵等制造商;下游整車制造企業主要包括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寶馬、奧迪、奔馳等國內外汽車制造商。
行業發展歷程:經歷了從仿制生產到技術研發和轉型升級過程
我國汽車零部件起步較晚,1956年開始隨整車制造進行仿制生產,1978年改革開放后,我國開始啟動汽車零部件相關技術研發,開啟了汽車零部件技術攻關和技術轉化的探索。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不斷改進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在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形成了一批頗具實力的零部件制造企業。2001年我國加入WTO,我國部分零部件制造企業開始進入了整車廠全球采購體系,2016年以來,相關政策也陸續出臺為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行業步入轉型升級期,開始更加聚焦于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總體目標是產業鏈、供應鏈基本實現安全可控。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推動技術突破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的相關規劃注重促進高端汽車零部件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突破,推進汽車零部件相關產業的研發。我國汽車零部件相關規劃如下表所示:
行業供給現狀:企業布局業務類型眾多
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企業中,各企業聚焦于不同細分市場,如寧德時代聚焦于電池系統、福耀玻璃主要聚焦于汽車零部件玻璃技術環節。2023年汽車零部件行業代表性上市企業產量情況布局如下:
行業需求規模: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1、汽車保有量
近年來,我國汽車銷量居高不下,推動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根據公安部公布數據,2012-2024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呈現上升趨勢。2024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為3.53億輛,同比增長5.06%。
2、汽車后市場
根據AMR披露的信息,2023年,全國共有4S店23500家,占全國維修業戶總數的5%。
3、市場規模
隨著汽車市場規模擴大和全球化采購迅速增長,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供應體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品類齊全、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我國已深度融人全球供應鏈體系,成為重要的生產和供應基地。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的數據,2020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營業收人為3.63萬億元,整車和零部件比例接近1:1,相較汽車工業發達國家1:1.7的整零比例,我國零部件產業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歷年零部件營業收人占汽車制造業營業收人的比例(穩定在45%左右),結合統計年鑒公布的汽車制造業營業收人情況,202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突破了4.5萬億元。初步統計2024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為5萬億元。
注:本報告數據選用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編寫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2021)》的數據,最新數據公布至2020年,2021-2023年規模結合歷年零部件營業收人占汽車制造業營業收人的比例(穩定在45%左右)進行測算得出;2024年數據根據過去幾年的增長率情況進行初步統計得出。
行業競爭格局:競爭格局呈現出較為分散的狀態
從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企業競爭集群來看,寧德時代、華域汽車以及濰柴動力在市場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上都具備一定的優勢,福耀玻璃在盈利水平上處于第一梯隊。
根據《美國汽車新聞》公布的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結合代表上市企業公布的數據,寧德時代、華域汽車和濰柴動力等龍頭企業在收入上占據領先地位。相比之下,均勝電子、福耀玻璃等企業也展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尤其是在特定領域的深耕細作。而一些較小規模的公司,如奧聯電子和廣汽集團,其汽車零部件業務收入相對較低。整體來看,行業內龍頭企業的收入規模優勢明顯。
2024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約為5萬億元,結合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主要企業的相關業務收入數據計算獲得,2024年寧德時代作為汽車零部件的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在6%左右;華域汽車和濰柴動力的市占率也達到了2%以上。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趨勢:高技術、綠色環保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未來將聚焦智能化、電動化和綠色環保轉型。企業需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研發,推動智能化發展;同時,推進輕量化材料和節能工藝的應用,以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在全球化布局上,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加強質量控制和品牌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2、發展前景:汽車零部件行業將保持穩健增長
受益于國內外整車行業發展和消費市場擴大,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未來幾年汽車零部件行業快速增長期將結束,更加趨向于穩健發展。根據過去幾年中國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的規模增長情況,預測2025-203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7.5萬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零部件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軌跡及實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