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1.加大旅游高端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
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充分調動和發揮旅游企業作為人才開發主體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旅游人才成長環境。重點培養和引進以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具有戰略思維、世界眼光、創新務實,深諳產業發展、具有宏觀決策能力、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層次旅游經營管理人才;以首席技師為引領的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圍繞旅游產業融合和功能升級,加速培養一批掌握產業發展先機的新業態、新崗位緊缺急需人才。切實關心旅游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制訂旅游人才培養引進、配置使用、工資獎勵、社會保障、有序流動等政策法規,完善旅游人才開發的政策體系。
2.加大旅游崗位職務培訓力度
以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為目標,堅持需求導向,以職業素質、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大旅游崗位職務培訓力度。完善市旅游行業崗位職務培訓指導委員會,統籌規劃、分類推進。健全市、區(縣)、企業三級旅游培訓網絡體系,走全社會開放式旅游培訓的發展道路。加大培訓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推動,構建旅游行業培訓公共服務平臺。實施領軍人才培訓工程、金牌導游培訓工程、首席技師培訓工程、緊缺人才培訓工程、一線員工職業素養提升工程等一批旅游人才崗位職務培訓工程,建設以旅游業各類領軍人才為重點,以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經營管理人才、旅游專業和技能人才、旅游新業態創新人才、高素質的一線服務人才等為核心的人才隊伍體系。
到2015年,實現“5555”人才培訓目標,培訓50名左右旅游領軍人才(團隊),500名左右旅游高級管理人才,5000名左右旅游緊缺急需專業技能人才和新興領域人才,50000名左右一線服務人才,全行業各類崗位職務培訓達到 200萬人次。
3.加大旅游學科教建設力度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寬國際教育培訓渠道,進一步加強國際教育培訓合作,逐步實現職業認證的國際化。與有關部門聯手,支持和引導高等院校旅游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旅游職業教育。重視高技能旅游人才的開發,優化高技能旅游人才的成長環境,加快培養企業短缺的高技能旅游人才。構建政府、院校和企業之間有效協作機制,著力解決旅游人才市場信息不暢問題,逐步實現旅游人才柔性流動。努力形成一個調控有效、信息暢通、資源共享、功能完備、統一開放的旅游人才市場體系。鼓勵旅游企事業單位設立中高等旅游院校學生的實習基地,探索中高等旅游院校畢業生就業新途徑。
(九)提升旅游企業競爭力
旅游企業是旅游產業的基本細胞,企業發展好壞最終決定著產業發展的狀況。旅游企業一直以中小企業為主,但“小、散、弱、差”不應總是旅游企業的寫照。鼓勵旅游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做大做強。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鼓勵中小旅游企業規范服務,聯合發展。扶持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走出國門。鼓勵國際旅游企業進駐上海,推動入境游。扶植新興旅游企業發展。
1.鼓勵中小旅游企業聯合發展
優化旅游中小企業發展的公共服務環境,著力完善中小旅游企業服務體系和扶持政策,加大投融資支持、信用擔保、技術支持、管理咨詢、信息服務、人才培訓、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公共服務的供給力度,不斷完善和創新對中小旅游企業的財稅扶持和鼓勵創新創優創強等扶持政策,鼓勵業務創新、管理創新,提升旅游中小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激發中小旅游企業的市場活力,通過提高傳統企業科技、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企業能級。
2.扶持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
全力打造旅游龍頭企業,促進多種所有制合作,鼓勵外資和民間資本參與旅游國有企業的改制,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通過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市場兼并重組,打造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和集團企業品牌。促進旅游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培育以旅游為核心業務兼及會展、物流、金融、電子商務等其他現代服務業務的旅游企業集團和以其他產業為核心業務兼有旅游業務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3.鼓勵國際旅游企業進駐上海
抓住世界旅游市場東移的機遇,利用上海的區位優勢,出臺相關政策,吸引國際旅游企業進駐上海,由此推動入境旅游市場的發展。
爭取有關部門支持,獲得必要的政策試點許可,適度吸引境外國際郵輪公司、會展公司、酒店管理集團落戶上海,注冊設立經營性機構。制定與國際經濟發展同步的產業規范標準,建立與國際經濟接軌同步的旅游經濟運作機制,創造國際旅游企業入滬的良好投資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