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區新一輪發展戰略規劃
——北區(長東北核心區)板塊。發展重心是打造環境、強化功能、集聚產業。開發建設長春北湖城市濕地公園,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集聚各類生產要素;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生物與醫藥、光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精優食品加工等產業,使之成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區和長東北開放開發的示范區。重點規劃發展“五園三中心”。
(1)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重點引進和發展自主品牌轎車、電動車、專用車及相關零部件企業,以及精品鋼材、機械裝備、冶金化工、農產品加工成套設備等大型先進制造企業。加快建設長春光機所光電測控儀器設備、深圳吉陽科技公司鋰離子電池設備制造項目等10個產值10億元以上項目,世界500強企業ABB集團輸配電及自動化產品和系統、長春華安汽車裝備公司燃油蒸發控制系統、騰達電力設備等20個產值億元以上項目,形成先進制造企業集群化發展。預計到2015年,園區實現收入420億元,到2020年實現收入1200億元。
(2)生物與醫藥產業園區。規劃面積6.28平方公里。重點引進和發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現代中藥、化學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等企業。加快建設百克藥業艾滋病疫苗產業化、長春光機所高端醫療檢測儀器與大眾醫療設備、吉林圣源生物公司中國生物疫苗城、上海中敏藥物研究所抗癌化療增敏藥等5個產值10億元以上項目,華陽高科化藥1.1類抗老年癡呆藥、長春圣昌獸藥公司抗生素中間體、上海精進藥業公司原料藥等10個產值億元以上項目,實現生物和醫藥技術的新突破和產業化發展格局。預計到2015年,園區實現收入300億元,到2020年實現收入550億元。
(3)光電子產業園區。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重點引進和發展光電子、精密儀器、數控設備等企業。加快建設長春光機所高端LED大屏幕顯示器產業化、長春55所整體搬遷等10個產值10億元以上項目,美國科銳公司LED照明、長春光機所射頻電子標簽產業化、航盛電子、長春光機所大型加工檢測中心等20個產值億元以上項目,促進光電子技術的產業化和規模化。預計到2015年,園區實現收入460億元,到2020年實現收入750億元。
(4)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區。規劃面積12.4平方公里。重點引進和發展汽車先進材料、特種功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企業,以及汽車動力電池、太陽能、風能等世界頂尖的新型能源技術和項目,加快建設航盛鐵鋰材料研發及中試基地、華銳風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風力和光能發電及智能電網、吉林德風風力發電、欣陽新能源、中國廣東核電集團風力發電等10個產值10億元以上項目,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太陽能電池、德國NORDEX風力發電機組總裝、中澤綠洲環保科技防滲防漏材料等20個產值億元以上項目,實現新能源、新材料技術上的突破和產業化。預計到2015年,園區實現收入190億元,到2020年實現收入310億元。
(5)精優食品加工產業園區。規劃面積12.99平方公里。重點引進和發展農畜產品加工及精優食品加工類企業。加快建設廣澤乳業集團乳制品、國際農業物流中心、吉林省糧食局原糧交易市場等5個產值10億元以上項目,愛迪爾生物科技公司植物萃取、香港達利集團食品加工、重慶小天鵝集團大豆磷脂、富爾農藝、日本蒹松江商社活化劑等15個產值億元以上項目,構建研發創新、食品加工、展示交易相銜接的產業鏈條。預計到2015年,園區實現收入280億元,到2020年實現收入500億元。
(6)長東北科技創新中心。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已確定為中科院與吉林省的院地共建項目)。由高新區與“一院四所四校”,聯合建設光電子、新材料、生物與醫藥、新能源和生態農業五大專業技術平臺,以及行政辦公、科技企業孵化、知識產權、人才、金融、信息和國際合作七大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官、產、學、研、資、介”合作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和產業化機制,構筑長東北自主創新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支撐體系。主要發揮四個功能:一是集聚和整合創新要素功能,通過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吸引和承接省內外乃至國內外的人才、技術、資本和項目;二是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功能,通過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工程中心、測試中心、產品中試基地、產權交易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促進科技研發與轉化、技術轉移和擴散;三是科技企業孵化功能,通過建設綜合孵化器、專業孵化器,孵化一批高成長性企業,促進科技企業集群發展;四是現代信息化服務功能,通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水平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為科研單位、科技企業、服務機構等各類用戶提供高速接入、服務器托管及租賃等基礎性服務,提供用戶資源安全、數據存儲備份、統計分析等增值服務,以及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社區等完備的服務。突出抓好長春應化所專用技術平臺、產業化孵化平臺,長春光機所光電研發工程中心、新產業公司全固態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設備、長春中俄科技園有限公司納米船舶防腐涂料等20個技術平臺及產業化項目;重點抓好180個待轉化項目,向區內外輸送高新技術企業。
(7)長東北科技生產資料集散中心。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以長東北的公路、鐵路等交通優勢為依托,以現代信息化技術為手段,以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宗旨,打造“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面集成的科技生產資料集散中心。重點圍繞材料制造、醫藥機械、電力、環保等高科技設備及零配件,圍繞電子元器件、光學元器件,圍繞功能性特種金屬、化工材料等方面的供應和銷售,形成集產品展示交易、倉儲貨運、信息傳遞和金融結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現代物流聚集地,在長東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形成上游機電裝備、配件、器件,以及原輔材料,下游高新技術產品的集散功能。
(8)長東北商務中心。規劃面積17.84平方公里。依托長春北湖城市濕地公園開發,建設與之相融合的現代商務、生態居住、時尚休閑、主題公園、景觀旅游、民俗文化等六個功能分區。圍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求,重點打造金融、證券、保險、商業、貿易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等功能齊全,總部大廈、商務辦公、會議展覽、酒店公寓等設施完備的長東北CBD(中央商務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