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區新一輪發展戰略規劃
2、建設五個產業基地
以改造提升現有產業為基礎,引進和建設龍頭項目及上下游企業,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打造發展根基牢固、品牌優勢突出、集群效應明顯的產業基地。重點培育和發展五個產業基地。
(1)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依托我市在零部件和整車研發制造等方面的產業優勢,以一汽集團轎車股份為龍頭,鞏固和提升紅旗、奔騰兩大品牌,重點支持40萬輛整車擴能項目。以一汽技術中心為核心,加強自主品牌汽車研發設計,集聚零部件配套企業,培育自主品牌轎車產業鏈。同時大力發展混合動力轎車。在電動車方面,一是組建四個中心,依托高新區與東北師大合資公司在電池材料上的技術突破,成立鋰電池材料、鋰電池、動力總成、動力電機等四個工程中心。二是搭建兩個檢測平臺,即鋰離子電池和整車兩個檢測平臺。三是建設兩個整裝平臺,與一汽轎車和一汽客車合作開發底盤及車身生產技術,形成電動轎車、電動客車的研發優勢和整車生產能力。四是組建兩個股份公司,就是電動轎車和電動客車股份公司,打造龍頭企業,積極引進上下游配套項目,形成集中、完整的產業鏈條。到2020年,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2)生物疫苗產業基地。依托國內領先的技術優勢、疫苗品種占全國50%的產業優勢和份額較大的市場優勢,以及150多項在研項目(已獲新藥證書的一類新藥8個,二類新藥7個)儲備,借助國家生物技術產業基地的品牌效應,以長春生物為龍頭,以長生科技、長春祈健、長春百克等骨干企業為基礎,推進產業鏈內的資源整合,聚集上下游配套企業;在現有狂犬、水痘、甲肝滅活和流感裂解等生物疫苗基礎上,重點發展預防人與動物常見病、多發病、重大傳染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等生物疫苗。到2015年,打造亞洲規模最大、品種最多、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生物疫苗產業基地。
(3)半導體照明和光電顯示產業基地。依托光機所在LED(無機半導體發光技術)領域的研發優勢和產業優勢,整合光電顯示產業資源,以長春希達電子為龍頭,引進國內外先進LED芯片及燈具制造企業,重點發展LED顯示和照明產業。同時,依托吉林省環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通過整體技術引進,加快啟動年產2000萬套PLED顯示模組生產線;盡快完成對荷蘭OTB公司的并購,包括重組飛利浦聚合物顯示研發中心;與長春應化所等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和院校合作,建立國家級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力爭通過3-5年的培育和發展,建立并形成包括顯示產品生產、配套技術與生產技術開發、生產設備制造和整體解決方案輸出等較為完整的有機發光顯示產業鏈條。在高新區形成包含“無機半導體發光技術”和“有機發光技術”兩大核心技術的光電顯示產業鏈,到2020年,成為國內著名的半導體照明和光電顯示產業基地。
(4)動漫產業基地。基于長春特有的北方影視文化,以全國普通本科院校中唯一獨立設置的動畫學院—吉林動畫學院為依托,借助“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和“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的載體,以每年2000人的人才培養規模為支撐,以吉林省動漫產業集團為龍頭,集聚和整合全省動漫資源,突出抓好原創設計和內容制作兩個核心環節,創新營銷手段,推動動畫系列片、動畫電影產業的發展;加快動漫游戲網站建設和網絡游戲開發,形成教學與研發、設計與生產、加工與出口、衍生產品開發與銷售、動漫展示與娛樂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到2015年,形成帶動全省、輻射東北,國內外知名的動漫產業基地。
(5)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基地。依托長春在軟件領域的教育資源,鄰近日韓的區位優勢,在行業軟件、嵌入式軟件及信息安全技術等方面的產業基礎(軟件企業數量占全市80%),構筑發展軟件及外包服務的產業條件。通過引進印度NIIT公司、北京億陽信通等知名的軟件培訓機構,強化人才培養能力;以啟明信息等企業為龍頭,突出發展汽車嵌入式軟件;以金鷹智谷、吉聯商軟、鴻達集團等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農業、醫療、教育、人口信息管理、金融等應用軟件,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行業軟件產品群;以簡柏特(長春)公司、微軟(長春)認證培訓中心等企業為龍頭,培育發展以ITO和BPO為方式的服務外包,加快與國內知名軟件園的合作。到2015年,爭取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基地之一。
三、高新區新一輪發展保障措施
為全面實現新一輪發展戰略目標,制定12項保障措施:
(一)完善科學決策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一是科學謀劃發展。制定、完善和深化發展戰略,突出高起點、體現全局性。堅持區域發展與全局走勢相一致,從在省市發展中所處的區域位置和應承擔的責任上確立空間布局和產業定位;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統一,從東三省和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長遠需求上明確發展定位;堅持產業發展與功能配套相協調,以“漢堡包”模式規劃建設產業園區,縮小服務半徑,構建生產生活服務鏈條為一體、具有高新特色的“一區多園”發展格局。
二是強化規劃指導。聘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充分調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編制了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依據產業規劃,圍繞城市功能定位,突出生產要素配置和生產力布局調整,力求與長春市南部新城規劃相銜接,與長東北發展規劃相融合,進行區域規劃設計,并按照總規、控規、詳規的設計體系,做好分區規劃,強化規劃的法律效力和指導作用。
三是規范決策程序。組建決策咨詢委員會、法律咨詢委員會,制定《管委會議事規則》、《投資項目決策管理辦法》、《投資項目咨詢評價工作規程》、《法律顧問團工作規則》等,建立健全聽證公示、社會咨詢、專家論證等制度,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二)提高區域運營水平,增強建設投入能力
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強化資本運營,提高市場化程度,增強投入能力。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辦法解決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創新平臺建設投入問題。
南區,通過環境改造和提升,促進區域增值,提高收益能力;北區(長東北核心區),加快開發建設和環境改善,增強收益潛力。新一輪開發建設投入“先期靠南區,后期靠北區(長東北核心區)”。
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投資主體,采用市場化運作的模式,解決長東北科技創新中心、創意軟件產業園等功能性園區、產業園區,以及孵化器建設資金問題。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承載功能
一是抓好南區環境提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加快路網、水系建設和改造,提高基礎配套水平,綜合治理生態環境,打造綠化、園藝、燈光、雕塑“四位一體”的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二是完善北區(長東北核心區)功能配套。按照長東北核心區的定位和一流的城市建設標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生態環境,完成繞城高速以里7.41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及功能配套,啟動繞城高速以外5平方公里,提高承載能力和區域競爭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