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
二、“十二五”水利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 面臨的挑戰
“十二五”時期,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省建設西部強省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都對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水利作為具有很強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支撐條件,還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是水資源緊缺和水利發展滯后的現狀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挑戰。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水利工作,領導人民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由于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加之水資源調蓄能力不足,水利仍然是制約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首當其沖的制約因素。現狀條件下,全省年缺水量多達25億m3,50多座縣以上城市、650個鄉鎮生活面臨缺水。據詳細測算,“十二五”末全省需水量將達到125億m3,年缺水量達到36億m3,是現狀年供水量的42%。面對“十二五”發展的宏偉目標、全面推進建設小康社會和西部強省的各項任務,必須在重大蓄、調水工程建設、洪水資源利用和節水型社會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是保證糧食安全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挑戰。我省十年九旱,糧食增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業灌溉設施依賴程度很高。在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六十多年間,我省農田灌溉面積的增加與糧食的增長一直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近些年全省糧食產量能保持在100多億公斤以上,農村種植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能邁出重大步伐,是以農田水利的持續發展為重要基礎的。面對今后發展,糧食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卻面臨人口持續增加、水資源嚴重短缺、耕地面積減少、灌區不斷萎縮等諸多考驗。“十二五”期間,確保全省新增糧食產量25億公斤,實現總產達到130億公斤的目標,同時確保農副產品滿足供應,加快農田水利發展和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將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務。
第三是城鄉供水需求快速增長對供水保障能力薄弱的挑戰。現狀條件下,全省部分大中城市供水水源不足,多數縣城時常出現供水緊張局面。同時還有水源單一,水質不達標、城市管網老化嚴重、供水單位經營困難等許多問題。特別是不少城市、縣城缺乏應對特大干旱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水源,一旦出現極端自然災害或水質污染事件,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用水難以保障,將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大局和社會穩定。面對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形勢,尤其是隨著城鎮人口快速增加和一批落地工業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城鄉用水需求將呈現倍增態勢,城鎮供水設施的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快步伐。
第四是頻繁發生的洪水災害對仍顯薄弱的防洪減災體系的挑戰。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由于人類一直逐水而居,我省主要河流兩岸分布著大量城市、縣城、村鎮和工礦企業。在今后進一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工業園區建設,人口和經濟要素不斷向河道兩岸聚集,洪水災害的范圍和程度日益增大,抗御洪水災害的壓力越來越大。但目前我省的防洪減災體系仍不健全,渭河、漢江等主要河流設防標準偏低,中小河流防洪體系遠未形成,許多大中城市、重要城鎮沒有達到規定的設防標準,秦巴山區、黃土高原溝壑區不少村鎮仍然受到山洪災害的嚴重威脅。尤其是渭洛河下游、三門峽庫區、漢江安康東壩等地,仍然是我省防洪保安的心腹之患。如不未雨綢繆,超前謀劃防洪設施建設,將嚴重制約“十二五”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第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水生態環境的挑戰。我省水土流失嚴重,目前得到初步治理的面積僅有一半。近些年又出現了水質污染不斷加劇的趨勢。全省監測河流斷面一半以上的水質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加之不少河流來水大幅度減少,河道淤積不斷加劇,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的任務十分艱巨繁重。尤其是渭河等6條主要河流40個水質監控斷面中,Ⅳ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已占到39%之多。在未來發展中,由于爭水矛盾更加突出,河流來水繼續減少、污水排放增加,河流生命健康和水生態環境將受到進一步威脅,進而影響到生活用水安全、人居環境安全和城市現代化水平。水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已成為提升國際化水平、建設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內容和加快水利發展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第六是踐行科學發展觀對水行政管理能力的挑戰。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利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沒有形成,行業管理能力不適應大規模水利建設和加強社會管理及公共服務的需要。突出表現是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尚未形成,農田水利發展缺乏活力,水價形成機制不夠完善,水利建設籌融資能力不強,依法治水、基層水利管理、水利應急管理和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都有待于通過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強化社會管理、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水利行業的行政能力建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