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第二節 資源條件
江蘇沿海、沿江地區南連長江三角洲核心區域,北接環渤海經濟圈,長江黃金水道橫貫東西,具有江海交匯的獨特區位優勢。我省海洋資源豐富,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4位,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海洋空間資源。江蘇大陸海岸線長954公里,其中,粉砂淤泥質海岸線長884公里,約占海岸線總長的93%。近海海域面積約3.7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全省土地面積的37%。沿海有基巖海島13座,巖礁11座。中部近岸淺海區分布有南北長約200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的黃海輻射沙脊群。海洋動力地貌條件獨特,灘涂資源豐富,堤外灘涂面積約為5000平方公里(750萬畝),約占全國的1/4,其中,潮上帶灘涂面積307.42平方公里(46.12萬畝),潮間帶灘涂面積4694.2平方公里(704.13萬畝),含輻射沙脊群區域理論最低潮面以上面積2017.53平方公里(302.63萬畝),每年仍不斷向外淤漲,構成我省重要的后備土地資源。
海運港航資源。淤泥質海岸和輻射沙洲內緣等復雜條件下建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江蘇潛在港口資源更加豐富。沿海港口岸線主要分布在連云港-灌河、廢黃河口附近、輻射沙洲內緣海岸。條件較好的海港港址有14處,目前,已規劃大陸海岸港區10處,正在研究選址3處。其中,可建設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有連云港港和鹽城港大豐港區、濱海港區及南通港洋口港區,可建5-10萬噸級泊位的有南通港呂四港區、鹽城港射陽港區等。國家正式實施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設計標準為5萬噸級集裝箱船雙向、10萬噸級乘潮通航,沿江海輪航道條件和建港條件將十分優越。
海洋生物資源。江蘇海域地跨暖溫帶和北亞熱帶,水溫適中,長江等眾多入海河流輸送大量營養物質入海,生物生產自然條件較好。近岸海域浮游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浮游動物136種,浮游植物197種。近海擁有海州灣漁場、呂四漁場、長江口漁場和大沙漁場等,魚類150種,貝類87種,海藻84種,文蛤等5種優勢種生物量14.5×104噸。
沿海風能和海洋能資源。江蘇沿海面向南黃海,地勢平坦,風功率密度較大,沿海岸地區年風功率密度可達100瓦/平方米以上,部分地區可達150瓦/平方米,近海大部分海域風功率密度超過350瓦/平方米,而強臺風出現頻率較小,適合建設大規模海上風電場;在國家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中,江蘇沿海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是國家建設的第一個海上風電基地。潮汐能以輻射沙脊群中部海域和長江口北支最為豐富。波浪能以廢黃河、射陽河口和弶港以東約200公里外海最為豐富。
濱海旅游資源。江蘇沿海擁有基巖海岸、沙灘海岸、淤泥質海岸、基巖海島等,擁有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濕地和獨特的輻射狀沙洲,有丹頂鶴、麋鹿2個國家級珍稀動物自然保護區和蠣岈山牡蠣礁、海州灣海灣生態與自然遺跡2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花果山、狼山、范公堤等自然景觀及新四軍紀念館、鹽文化博物館等人文景觀遍布沿海各地。海洋旅游文化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第三節 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海洋經濟快速增長的黃金期,我省海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對海洋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作出發展海洋經濟的總體部署,為深入實施海洋強國戰略、依托海洋經濟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江蘇沿海地區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疊加效應,成為推動我省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深入發展,將進一步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我省沿海地區面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新機遇;我省沿海大規?;A設施網絡和創新型省份建設,將進一步夯實江蘇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為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
同時,我省加快海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全國沿海各地尤其是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掀起新一輪海洋開發熱潮,“百舸爭流、競相發展”,我省海洋經濟實現“洼地崛起”的緊迫感進一步增強;江蘇近岸海域生態脆弱,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海洋環境壓力大;海洋經濟總體規模小,海洋產業結構趨同,空間布局不夠合理;海洋科技投入不足,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能力較弱;陸海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亟待完善。這些都給我省海洋經濟進一步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