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1年中國二氧化硅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供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二氧化硅產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二氧化硅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確成股份(605183),吉藥控股(300108),黑貓炭黑(002068),龍星化工(002442),金能科技(603113),聯科科技(001207)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二氧化硅產量、中國二氧化硅產能、中國二氧化硅消費量、二氧化硅價格
產業概況
1、定義:不同應用領域產品差異大
二氧化硅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SO2,硅原子和氧原子長程有序排列形成晶態二氧化硅,短程有序或長程無序排列形成非晶態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體中,硅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中心,四個氧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四個頂角上,許多個這樣的四面體又通過頂角的氧原子相連,每個氧原子為兩個四面體共有,即每個氧原子與兩個硅原子相結合。
二氧化硅按制造方法分類,可分為沉淀法二氧化硅、氣相法二氧化硅。中國90%以上的二氧化硅產品是沉淀法二氧化硅;按用途分,可分為補強劑、填充劑;載體、填充劑;消光劑、增稠劑、抗沉降劑;填充劑;摩擦劑、增稠劑;按市場分,氣相法二氧化硅、高分散沉淀法二氧化硅和普通沉淀法二氧化硅。
2、產業鏈剖析:下游應用場景多樣
二氧化硅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處于產業鏈的中游,其上游原材料為硅酸鈉和硫酸,硅酸鈉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純堿、石英砂等,硫酸的主要原料為硫磺。
二氧化硅廣泛應用于輪胎、鞋類、硅橡膠、飼料、涂料、牙膏等行業,其中,輪胎、鞋類、硅橡膠等橡膠工業領域是二氧化硅的主要消費市場。
二氧化硅上游原材料主要有硅酸鈉和硫酸,廠家主要為化工及新材料廠商,硅酸鈉廠家如海灣索爾雅、全偉新材料等硫酸企業有如裕納化工、金螞蟻等;產業鏈中游產品主要有氣相法二氧化硅和沉淀法二氧化硅,代表性企業主要有贏創化工萬克化學等,沉淀法二氧化硅廠家代表性的有確成股份。株洲興隆。聯科科技等。下游主要集中在輪胎、鞋材、硅橡膠、飼料等領域。
產業發展歷程:綠色輪胎帶動產業迅速發展
20世紀30年代,德國、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開始研制二氧化硅產品,進入40年代,二氧化硅實現了工業化生產。70年代以來,隨著西方國家對二氧化硅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生產和應用領域方面得到了很大發展,全球產能達到了較高水平。
20世紀90年代,米其林公司使用羅地亞公司(現已被索爾維收購)提供的高分散二氧化硅,推出了高性能的綠色輪胎后,綠色輪胎以其舒適安全、環保節能的特點被大眾接受,這也使得全球每年對二氧化硅的需求不斷增加。
進入21世紀之后,綠色輪胎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歐盟的推動下,多項關于綠色輪胎的法規和行業標準得以施行。2008年,歐盟實行了REACH法規;2009年,歐盟頒布EC661/2009《歐盟汽車一般安全的型式認證要求》和EC1222/2009《有關燃油效率及其他基本參數的輪胎標簽》,對輪胎滾動阻力、濕路面抓著性及噪聲性能提出了要求,并將輪胎的性能劃分為7個等級,達不到最低限定等級的輪胎不得在歐盟內銷售。在此背景下,各輪胎制造企業相繼加大了綠色輪胎的研發和生產規模,綠色輪胎實現產業化發展,二氧化硅的用量迅速上升,對二氧化硅的全球需求構成了強勁支撐。
上游供給情況:
1、碳酸鈉
我國純堿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躋身世界前列,2019年中國純堿(碳酸鈉)產量達2887.7萬噸,較2018年增加了267.2萬噸,同比增長10.2%,2020年較2019年有所下滑,2020年中國純堿(碳酸鈉)產量為2812.4萬噸,較2019年減少了75.3萬噸,同比減少2.6%。2021年1-10月中國純堿(碳酸鈉)累計產量為2424.74萬噸,累計增長2.2%。
中國純堿上市企業主要有遠興能源、*ST雙環、山東海化、華昌化工、云圖控股等。目前我國純堿主要上市企業市場占有率較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2、硫酸市場
隨著電力、交通、通信、建筑、汽車、船舶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銅、鉛、鋅等金屬需求將持續上升,作為冶煉過程中副產的硫也將持續上升并達到峰值。目前由于環保等問題,我國成為世界上極少數用硫鐵礦制酸的國家。自2016年起中國硫酸(折100%)產量逐年下滑,2019年較2018年小幅增長,2020年又開始下滑,2020年中國硫酸(折100%)產量為8332萬噸,較2019年減少了603.7萬噸,同比減少6.76%。2021年1-10月中國硫酸(折100%)累計產量為7796.8萬噸,累計增長6.3%。
隨著硫酸生產產業的不斷發展,硫磺制酸工藝在當前硫酸生產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并且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從2020年中國硫酸產能結構來看,硫黃制酸產能為5491萬噸,占硫酸總產能的44.0%;冶煉煙氣制酸產能為4512萬噸,占硫酸總產能的36.1%;硫鐵礦制酸產能為2221萬噸,占硫酸總產能的17.8%。
從企業分布來看,截止2020年,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硫酸產能為28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2.24%;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硫酸產能為13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1.04%;安徽省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硫酸產能為115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0.9%。
下游發展情況:沉淀法二氧化硅集中在日常消費類,氣相法二氧化硅主要用于工業
1、沉淀二氧化硅:鞋類、輪胎市場消費年最高
沉淀法二氧化硅作為橡膠補強材料,主要用于鞋類、輪胎和其他橡膠制品。目前,我國沉淀法二氧化硅消費構成仍以價格和附加值相對較低的橡膠制品和獸藥飼料為主。橡膠工業(包括鞋類、輪胎和其他橡膠制品)和獸藥飼料的二氧化硅消費量占總量比例為86.4%,沉淀法二氧化硅主要產能亦集中于該應用領域范圍內。涂料、牙膏等特種用途二氧化硅消費量占總量比例不足14%。
注:注:《中國橡膠工業年鑒2021》暫未發布,圖表中數據為2019年數據,望客戶知悉
2、氣相二氧化硅:有機硅為最大消費市場
我國氣相二氧化硅主要用途是作為有機硅彈性體補強劑,目前在橡膠領域的使用量占其總消費量的60%以上。另外,在其他有機硅產品如硅樹脂中也有少量應用;涂料、油墨工業是國內氣相二氧化硅的第二大消費領域,占總消費量的13.5%左右;在非硅黏合劑/密封膠、復合材料、化學機械拋光(CMP)行業,氣相法二氧化硅應用也保持較快增長。此外,蓄電池、醫藥、橡膠工業、食品、農業、化妝品、日化、造紙、潤滑油等領域對氣相二氧化硅的需求也呈現增長態勢。
注:注:《中國橡膠工業年鑒2021》暫未發布,圖表中數據為2019年數據。
產業發展現狀
1、供給: 90%以上的二氧化硅產品是沉淀法二氧化硅
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年鑒》數據顯示,2014-2019年,我國二氧化硅產量從131.3萬噸增長至185.4萬噸。初步統計,2020年我國二氧化硅總產量為199.2萬噸左右。二氧化硅按制造方法分類,可分為沉淀法二氧化硅、氣相法二氧化硅,中國90%以上的二氧化硅產品是沉淀法二氧化硅。沉淀法二氧化硅方面,經過長期發展,我國沉淀法二氧化硅工藝技術已有了很大進展,目前行業產能和產量位居世界首位,但就其產品的質量而言,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需求:沉淀法二氧化硅消費量占比超過94%
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年鑒》數據顯示,2014-2019年,我國二氧化硅需求量從102.16萬噸增長至150.56萬噸。初步統計,2020年我國二氧化硅總需求量為162.7萬噸左右。其中,沉淀二氧化硅是我國二氧化硅市場的主要消費產品種類,消費量占據整個市場比重的94%以上。而氣相二氧化硅在橡膠制品、電子電力和食品醫藥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3、價格:市場均價溫和上升
目前我國二氧化硅生產企業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攻關時期,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行業產業結構不斷完善,我國二氧化硅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提升。根據二氧化硅的均價在2018年達到最高值后回落至2019年的5539.3元/噸,,2020年市場均價有所回升。
產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華東地區產能占比最高
——沉淀二氧化硅
由于純堿、石英砂等沉淀二氧化硅原材料集中在華東地區,且該地區為輪胎、鞋業、硅橡膠企業的生產聚集地,故我國沉淀二氧化硅生產廠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山東、江蘇等地區,產能占全國80%以上。我國沉淀二氧化硅企業地區分布及產能統計情況如下:
注:《中國橡膠工業年鑒2020》公布2019年數據,《中國橡膠工業年鑒2021》暫未發布,故暫無2020年數據。
——氣相二氧化硅
目前,我國氣相二氧化硅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中南和華北地區。我國氣相二氧化硅企業地區分布及產能統計情況如下:
注:《中國橡膠工業年鑒2020》公布2019年數據,《中國橡膠工業年鑒2021》暫未發布,故暫無2020年數據。
2、企業競爭:沉淀法產能超過30萬噸,氣相法產能1億噸位于第一梯隊
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21年底,國內沉淀二氧化硅生產廠家中規模在30萬噸以上的企業為確成股份,2021年產能達33萬噸,位于行業第一梯隊;二氧化硅產能在10-15萬噸的企業有豐潤化工、索爾維青島、正元化工、贏創嘉聯、聯科科技等;雙龍化工、黑貓炭黑等位列行業第三梯隊,二氧化硅產能在10萬噸以下。
氣相二氧化硅方面,受益于多晶硅和有機硅行業產量持續增長,國內氣相二氧化硅主要原料氯硅烷來源充足,企業裝置開工率有較大增長。國內氣相二氧化硅生產裝置廠家超過25家,其中外資/合資企業5家(卡博特藍星、德山化工、張家港瓦克化學、唐山奧瑟亞、贏創新安),上市企業6家(新安股份、東岳集團、宜昌南玻、江西黑貓、合盛硅業、新特能源)。其中藍星化工、瓦克化學、德山化工和協鑫高科產能均在1億噸以上,位于行業第一梯隊,吉必盛、合盛硅業、卡博特恒業成和匯福納米材料等產能均超過8000萬噸,位列行業第二梯隊,新安化工、盛森硅業等產能在8000萬以下:
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發展進一步專業化、環保化、規模化
二氧化硅的生產需要經過沉淀、過濾、干燥等多道工序,通過硅酸鈉和一種無機酸發生化學反應沉淀而成。生產過程中反應的控制有較高要求,原料的質量、各組分濃度、溫度、反應時間、PH值、攪拌速度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生產二氧化硅的質量,此外由于下游的需求和環保政策的不斷強化,下游對二氧化硅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為了對上游原材料有更好的議價能力,行業也朝著規模化、全產業鏈化方向推進。
2、到2026年需求年將超過260萬噸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日用化學品消費市場之一。目前,二氧化硅下游需求領域企業經營穩定,市場規模穩定增長,二氧化硅下游消費需求增長將是推動中國二氧化硅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綜合下游需求規模增速和二氧化硅近年來市場增長趨勢判斷,2021-2026年,我國二氧化硅的需求量將以11%的增速增長,預計到2026年會達到261萬噸左右。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二氧化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二氧化硅(SiO2)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二氧化硅(SiO2)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