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
二、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圍繞北京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建成現代國際城市的發展目標,統籌協調人口、資源和環境,建立完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機制,礦山環境狀況明顯改善;形成節約集約資源利用方式,顯著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效率;建立健全多元互補、全方位供應、協調有序的礦產資源供應體系,提高礦產資源對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和首都職能相協調的地質礦產管理體制和監管機制。
(二)2010年規劃目標
1.開展城市基礎地質等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初步建立市區和城郊地質調查、評價和監測體系,完善公益性地質調查和勘查工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完成地熱資源調查評價。新增煤炭查明資源儲量5000萬噸,鐵礦查明資源儲量2000萬噸,漢白玉查明資源儲量20萬立方米。
2.礦山結構得到初步調整和優化,開發布局趨于合理。全部關閉固體礦產小礦山,固體礦山總數控制在90個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60%以上。
3.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通過技術改進和開采方式的改革,提高煤炭、鐵礦等資源的“三率”水平。鐵礦廢石綜合利用率達到80%,鐵礦尾礦綜合利用率達到10%,煤矸石綜合利用率達到75%。初步建立地熱田采、灌均衡的地熱開發利用模式及自動化開采動態監測系統,全市地熱田地熱平均灌采率達到33%。
4.完成全市礦山環境詳細調查評價,全面實施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新建和生產礦山的礦山地質環境得到全面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65%。新建和在建礦山毀損土地全面得到復墾利用,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復墾率達到60%,完成礦山恢復治理面積5000公頃。
5.初步建立安全、穩定的礦產資源供應體系,保障礦產資源特別是能源礦產供應。
(三)2015年規劃目標
1.建立北京城市地質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建立基于GIS的預警與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和基于網絡的監測信息分級管理與發布系統。全面完成城市基礎地質等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
2.除保留部分大中型礦山外,嚴格限制并逐步關閉生態涵養保護區內的固體礦山企業。
3.鐵礦廢石綜合利用率達到85%,鐵礦尾礦綜合利用率達到15%,煤矸石綜合利用率達到80%。全市地熱田地熱平均灌采率達到50%,實現采、灌均衡開采利用模式。
4.礦山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新建和生產礦山的礦山地質環境得到全面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85%。新建和在建礦山毀損土地全面得到復墾利用,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復墾率達到80%,完成礦山恢復治理面積2000公頃。
5.建立起安全、穩定的市域外礦產資源供應體系,全面提高戰略資源對城市發展的保障程度。
(四)2020年展望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實現根本轉變,基本建成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體系,礦產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基本完成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礦區土地復墾,形成綠色礦山格局,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形成適應首都發展要求的礦產資源管理和運行機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