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6-2020年)
6.水庫建成蓄水后,應注意移民安置規劃的合理性,避免在移民安置中庫周植被破壞加重、水土流失加劇等系列環境問題。進行開發性移民,在因地制宜辦工礦企業的同時,還可以利用水體發展庫區漁業。
7.應加強水質觀測,禁止各排污口不符合標準的污水直排入江,防止有可能產生富營養化的水質污染問題。
8.施工人員及家屬進行體檢及免疫,避免當地傳染病流行和由施工隊伍帶入的傳染病,尤其應加強飲食衛生管理,防治腸道傳染病。
9.在施工河段,應按照航政部門的有關規定,辦理水上作業公告,施工船舶懸掛信號標志,保證內河航運船舶安全。
二、防治空氣污染及減免影響的措施
1.工程施工所產生的廢氣、粉塵均會污染工區環境。建議選用低粉塵的機械設備;在工區路旁植樹造林,增加清潔車和灑水次數,既可減輕環境污染,又可美化環境;將辦公室和生活區設置在距工區1.5km以外的地區。
2.施工道路應定期灑水,并控制運輸車輛速度,以減少道路二次揚塵;裝車時應控制裝載高度低于車廂擋板,以減少運輸途中粉塵撒落。
3.在港區總體布局上,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大的散貨作業區和散貨堆場應布局于生活區、其它作業區主導風向的下風向。
在抓斗卸料的受料處、皮帶機頭部卸料處(即船舶裝卸船處、汽車裝卸車處),設置水噴頭,灑水除塵。在皮帶機轉接處設置密封罩密閉塵源或安裝水噴頭灑水除塵。
堆取料機堆取料時適當降低卸料高度,并在堆取料頂部兩側各設置高壓噴頭灑水防止堆取料引起粉塵。在散貨堆場表面灑水防止刮風天氣產生粉塵,使堆場面保持一定濕度。
三、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單位應做好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保持施工機械低噪聲運行狀態;應盡量避免夜間作業,減少噪聲污染影響。
作業機械設備應盡量選用低噪聲的機械設備或在設備上安裝有效的消聲器,以降低作業區機械設備噪聲。控制進出港車船及港區內流動機械鳴號聲。
四、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加強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施工人員生活垃圾不得隨意丟棄,應設置垃圾桶或垃圾袋統一收集送岸上或附近城市垃圾處理廠處理。
施工結束后,對建筑垃圾應妥善處理,施工場地應及時平整,對破壞的植被應及時給于恢復。
五、堤防、岸坡穩定及農業生產影響防治措施
水庫蓄水后抬提高了水位,造成部分排水設施喪失自排能力,可視影響程度可考慮適當補償。庫區部分不合格堤段可進行補強改造,堤身土質較差部位可拋石護腳和干砌塊石護面。
對于受浸沒影響區域農田,采取開挖小型排水毛渠,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予以解決。
六、施工期環境管理及監測
施工期的環境管理應由有關主管單位負責,并配備專(兼)職環保管理人員實施管理。施工期的環境監測可委托工程所在地環境監測站承擔。
第三節 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施工期對環境有一定污染影響,對通航也有一定影響,但采取適當措施,加強管理,是可以避免或減少的,并且施工期的環境影響是暫時的,隨著施工的結束,污染也隨之消失。
工程營運期通過采取相應防治措施,對區域水環境、空氣、聲環境基本不產生影響,也無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水位及河床的調整也不會給河段的防洪帶來不利影響,樞紐工程興建可使下游防洪標準提高,防洪效益明顯;中枯水期,庫區水位抬高,水位相對穩定,水面面積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工農業和生活取水,發展漁業生產;水庫形成人工湖泊,美化了自然景觀,增加了旅游資源;樞紐裝機發電,節約燃料,不污染環境,為本地區提供電力資源,對地區經濟發展有明顯的效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