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6-2020年)
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6-2020年)
前 言
一、工作依據
云南省簡稱“滇”,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是我國西南地區通往東南亞周邊國家的重要通道。云南省屬山地高原地形,縱橫分布的河流將大部分地區切割破碎,復雜的地形、地貌困擾交通運輸的發展,交通運輸一直是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省有較大河流68條,總長為14200km,大小湖泊30多個。目前云南省境內內河通航里程為2764km。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內河航運發展相對落后,內河航運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進入二十一時機,云南省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內河航運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主要表現在: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四川、廣西等鄰省市將加大航道建設及水電開發投入,為云南省內河航運開發創造了條件。內河航運作為云南省綜合運輸體系的組成部分,加快打通云南與周邊國家及我國華東、華南沿海地區陸水聯運通道,對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加快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合作開發事宜已經全面展開,并提出了開發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一攬子計劃。2005年7月,溫家寶總理到昆明參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期間,與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座談,對云南省對外通道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在十一五期間加快“三路三水”通道建設,以此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作為該計劃的主體參與省份云南省,將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2005年11月,交通部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由長江沿線9省(市)委、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的“合力建設黃金水道,發展長江經濟座談會”,黃菊副總理出席了會議,會議提出了長江干線航道建設“延上游、暢中游、深下游”的總體規劃,明確長江干線千噸級航道從四川宜賓上延到云南水富。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視金沙江-長江航運開發,成立了“云南省金沙江-長江航運發展協調領導小組”,計劃2006年啟動水富港建設,推動長江水富-宜賓段千噸級航道整治工程盡快實施。
“泛珠三角”經濟區協作是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具體體現,為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提高區域經濟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協作各方將加強“泛珠三角”經濟區合作,區內的運輸通道建設是區域協作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云南省是該經濟圈的組成部分,擬通過右江-珠江出省水運通道的建設加強與兩廣地區的連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戰略決策,加快西部地區內河航運的發展,交通部印發了全國內河航運發展戰略和西部地區內河航運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西部地區內河航運發展思路和目標,強調有條件的地區,要重視發展內河航運。為發揮云南省內河航運應有的作用,加快境內瀾滄江、右江、金沙江、紅河、南盤江等河流的水運資源開發,打通云南出省、出境水路通道,完善綜合運輸體系,交通部規劃研究院受云南省交通廳航務管理局委托,開展了《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6-2020年)編制工作。
二、工作過程
2002年9月項目組編制了工作大綱及報告編寫提綱,并于2002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對云南省的思茅、景洪、大理等地市進行了現場調研,走訪了有關地(市),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座談,征求當地政府對發展內河航運的意見和建議,并收集了國民經濟、交通運輸、航道、港口、水利水電、礦藏資源等方面的資料;同時,實地踏勘了瀾滄江、洱海等部分航道、港口及水電樞紐壩址。項目組對收集到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在運輸需求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對內河客、貨運量和港口吞吐量進行了預測,通過對主要航線船舶營運組織方案論證提出了規劃船型,對內河航道及港口進行了布局規劃,提出了分期實施意見,于2002年12月完成中間成果稿,并與云南省交通廳航務管理局交換意見,2003年11月反饋意見,經過進一步完善后, 2004年3月底完成初稿,云南省航務局組織專家對初稿進行了認真審查,項目組于2005年11月完成了送審稿。2005年12月23日,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持對《規劃》進行了審查,形成了專家評意見(附后),之后,主辦單位按照評審意見修改完成了此報批稿。
三、主要結論
1.云南省內河航運總體上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內河航運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初步形成了出境、出省的運輸通道,水上旅游得到較快的發展。港口和航道的建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云南省內河航運是云南省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內容,內河航運在云南省由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中將發揮積極作用,能夠為推進湄公河次區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便利的運輸通道,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并且在云南省旅游業的發展和貧困山區脫貧致富中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