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船舶運輸發展規劃
二、浙江省船舶運輸的地位和作用
(一)船舶運輸的優勢
水運具有獨特的優勢,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在世界工業化進程中,擁有水運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大都選擇沿海、沿江、沿河進行工業布局。美國、歐洲、日本的沿海地區,以及密西西比河、萊茵河、伏爾加河的沿河地帶,都借助于水運和港口形成工業經濟走廊,港口城市也都成為這些工業經濟走廊里最具活力、潛力和動力的中心。有研究表明,全世界80%的人口,集中在離海岸和江河不到100英里的地方。
我國水運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十分突出。沿海省市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GDP的67.5%,人均GDP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一半以上。沿海省市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國的92.8%。
船舶運輸具有運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輕等優勢,特別適合關系國計民生的煤、油、糧等重點物資和外貿貨物,以及集裝箱運輸,在綜合運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運能大
水運運輸工具的單位裝載量與水路運輸通道的運輸能力都較大,特別是海洋運輸更是其它運輸方式不可替代。我國海運原油船舶載重噸大多已達到10萬噸級,煤炭運輸船舶普遍達到6萬噸,集裝箱船舶載箱量大多超過1000 TEU,而火車單列載重僅有幾千噸,汽車和飛機的單位運能更是不能與水運比擬。浙江省經貿發達而資源短缺的特點所引發的大進大出的運輸格局,使水路運輸運能大的優勢分外突出。
2、資源消耗少
水路船用低速柴油機熱效率可達40~50%,鐵路內燃機熱效率僅約30%,貨運卡車和火車的能源消耗是內河船舶的2~10倍。根據《2003年全國交通統計資料匯編》測算,浙江省全省營運船舶燃料消耗量為86.6萬噸,而營運車輛汽油和柴油消耗量共計2162.7萬噸。浙江省水路營運運輸裝備燃油消耗占公路、水路總耗油量的4%;以千噸公里周轉量耗油量計算,水路營運客船、貨船則分別相當于營運客車、貨車的2/3、1/10左右。水運可以不占或少占土地,回填疏竣航道的泥沙還可增加土地面積,而修建鐵路或公路則要占用大量土地,據資料分析,修建每公里復線鐵路或高速公路,分別占地約30畝和60畝。浙江省能源短缺,土地寶貴,水路運輸是符合浙江省情的運輸方式。
3、投資省、成本低
據有關資料分析,開發內河航道每公里投資僅為鐵路舊線改造的1/5,或建新線的1/8。2003年,浙江省水運承擔了公鐵水貨運總量的28.7%、貨物周轉量的72.6%,但建設投資僅占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額的4.86%。水路運輸成本與運價一般低于鐵路,更低于航空,因此,水運具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
4、環境影響小
據測算,每運輸單位噸公里貨物,需要付出的環境保護成本,鐵路和公路分別為內河運輸的3~10倍以上。水路運輸是既經濟又環保的運輸方式,符合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浙江省船舶運輸的地位和作用
1、浙江省水路運輸基礎性資源的現狀和優勢
浙江省內河水系較為發達,同時也是海洋大省,發展水路運輸的條件得天獨厚。內河航道密集,發展內河運輸有其獨特優勢。特別是有“水運金三角”之稱浙北杭嘉湖地區,航道密度達0.33km/ km2;浙江海岸線長度占我國大陸海岸線的12.2%,尤其是深水岸線資源居全國第1位。沿海分布著許多重要港口,其中寧波港是全國吞吐量居第2位的綜合性大港,舟山港是我國原油、煤炭、糧食和木材等貨種水水中轉及儲存基地。
浙江省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的長江三角洲,位居沿海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T”型交匯處的南翼,緊臨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航運中心上海市,給本省經濟和水運發展帶來廣闊前景。
浙江省水運基礎設施較為完備,已初步形成層次合理的港口布局,并擁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大型多功能港口碼頭與設施。日臻完善的高速公路網、內河航道網等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為船舶運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浙江省水路運輸貨運量和周轉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所占比重
浙江省是我國的水運大省,在全國水路運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按照浙江省水路運輸企業承擔的貨物運輸量、貨物周轉量統計,2003年全省水運貨運量2.96億噸,貨物周轉量1480.86億噸公里,分別占全國的18.7%和5.2%,在全國各省市中分別居第1位和第5位。
浙江省貨物運輸主要有公路、水路和鐵路三種方式。2003年水路貨運量占三種運輸方式總量的28.7%,“十五”前三年,水運貨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8.2%, 2003年水運周轉量占三種運輸方式總量的比重已達到72.6%,“十五”前三年,水運貨物周轉量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6.4%,均超過公路和鐵路的增長率。因此,浙江省水路運輸在多種運輸方式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浙江省水路運輸貨運量和周轉量在綜合運輸中所占比重如下表:
表2-1 浙江省主要年份多種運輸方式運輸量 (單位:萬噸、億噸公里、%)
注:① 為1991-2003期間的年均值
② 為“十五”前三年年均增長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