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第三章 發展目標
一、發展目標
1、提升文物事業服務和諧社會的能力。加大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對公眾開放的力度,使廣大群眾更好地享受文物保護成果。不斷推進文物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文物事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2、提升文物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健全科學完備、保障有力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完善責權明晰、效能統一的文物管理體系,健全結構優化、素質過硬的文博人才隊伍體系,加速我省文物事業的發展步伐。
3、提升保護文物的能力。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文物保護體系,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得到全面有效保護,使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得到提高,保護文物的觀念深入人心。
4、加強博物館服務社會的能力。健全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博物館、紀念館體系,充分發揮博物館公益性文化服務功能,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5、提升保障文物安全的能力。加強聯動響應、監管到位的文物安全體系建設,使文物安全意識明顯提高,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安全防范能力不斷提高,確保文物安全。
6、增強文物保護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和完善文物保護科技發展組織和制度建設,加強文博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提高文物保護工程科學化和標準化水平。
二、約束性指標
1、完成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五個100%”的指標。即:江蘇省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編制啟動率達100%;完成江蘇2處國家級大遺址保護規劃編制。1至6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重大文物險情排除率達到100%。每個地市級以上中心城市擁有1個功能健全的博物館,達標率100%。國有博物館一級文物的建賬建檔率達到100%。一級風險單位中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防火、防盜設施達標率達到100%。
2、全省實現“縣縣有博物館”目標,達標率100%。即每個縣有一座對公眾免費開放的綜合博物館。鼓勵所有縣建設一座以上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專題博物館。
3、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重大險情排除率達到100%。
三、預期性指標
1、全面啟動第一至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率達到30%。
2、全面啟動江蘇省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數據庫建設。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數據庫的建檔率達到100%。
3、世界文化遺產、列入國家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庫的2處大遺址、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監測預警平臺建成率達到100%。
4、力爭申報成功2至3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公布10至20個省級大遺址保護名錄,建設3至6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5、全省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完好率達到90%。全省有管理機構、適合開放條件的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開放利用率達到90%。
6、結合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面做好博物館基礎工作。完成館藏文物數據庫建設,全省二級以上館藏文物的建檔備案率達到100%。全省認定的二級風險博物館安防達標率達到80%。
7、博物館、紀念館每年舉辦專題展覽達到800場以上,年均接待參觀者的數量力爭達到5000萬人次以上。建成江蘇數字博物館。
8、大力支持行業辦好博物館,力爭全省每個行業都要有一座博物館。積極扶持民辦博物館建設。
9、地市級文物行政執法機構的建成率達到80%,縣區級文物行政執法機構的建成率達到60%。建成3個省級文物安全示范區(示范單位)。
10、啟動省級文物保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成2-3個重點科研基地,扶持1-2個重點文保科技項目,培育江蘇優勢技術領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