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帶頭降薪,銀行也要過“緊日子”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黃宇昆 來源|時代財經APP(ID:tf-app)
“高管薪酬在與經營業績掛鉤的基礎上,自2024年起分兩年每年壓降10%。”4月10日,鄭州銀行董事長趙飛在該行舉行的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隨著A股上市銀行年報陸續披露,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高管薪酬總額同比有所下降。據Wind統計,目前披露的22家上市銀行中的2023年度高管薪酬總額較2022年度下降超過20%。
此前,鄭州銀行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鄭州銀行資產規模已突破6300億元,2023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36.67億元,歸母凈利潤18.5億元,主要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鄭州銀行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24年,該行將積極探索新的業務定位,立足本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不遺余力服務地方經濟。同時不斷完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發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一
鄭州銀行規模平穩增長,經營指標保持穩健
作為地方法人銀行,鄭州銀行2023年持續深化高質量發展內涵,主要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鄭州銀行資產總額6307.0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63%;吸收存款本金總額3609.6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89%;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3606.0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97%,資產規模平穩增長。
2023年,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36.67億元,歸母凈利潤18.5億元,凈利息收益率2.08%,成本收入比27.11%,主要經營指標保持穩健。
鄭州銀行副行長孫海剛在業績會上表示,2023 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該行回歸金融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積極推動業務發展。受外幣資產規模變化及匯率波動影響,疊加息差收窄等因素,營業收入及凈利潤不及同期。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鄭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7.57億元,不良貸款率1.87%,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其中,個人貸款不良率為1.72%,較上年末下降0.77個百分點。鄭州銀行表示,2023年,該行不斷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貸款質量總體保持在可控水平。
鄭州銀行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作為河南省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主體,鄭州銀行深度踐行使命擔當,通過轉換內部經營機制、開辟多方協同路徑、打造全生命周期產品體系、構建特色運營服務模式等多項舉措,不斷提升服務質效,以金融動能驅動河南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助力河南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截至2023年12月末,鄭州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貸款余額334.03億元,較上年末新增93.43億元,增幅38.83%;“專精特新貸”“科技貸”“鄭科貸”等產品貸款余額46.69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3.45億元,增幅40.46%,被河南省科技廳評為“科技貸”業務優秀合作銀行。
此外,鄭州銀行牢牢堅持“立足地方經濟,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市場定位,通過落實擴大消費和減息延期政策部署、優化小微金融產品、科技賦能業務發展,不斷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擦亮“精品市民銀行”特色名片。
截至2023年12月末,鄭州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99.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68億元,增速12.80%,高于一般貸款增速約4.97個百分點;有貸款余額的普惠小微企業客戶數68144戶,較年初增加1388戶。
二
15家銀行高管帶頭降薪,“降本增效”勢在必行
3月28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3)》顯示,根據調查,80.6%的銀行家認為其所在銀行的高管人均薪酬較上一年將基本持平或下降。其中,認為基本持平的銀行家占比為50.3%,認為小幅下降和大幅下降的銀行家分別為26.7%和3.6%。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11日,已公布2023年年報的2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1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占比達到一半。營業收入增長乏力之下,已經有一些銀行的高管帶頭降低自身的薪酬水平。
Wind統計數據顯示,22家上市銀行2023年度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為4.27億元,較2022年的5.36億元下降20.34%。有15家銀行的管理層薪酬總額同比有所下降,包括國有大行4家,全國性股份行6家,城商行3家,農商行2家。
從區域性銀行來看,部分城商行管理層薪酬降幅較大。數據顯示,2023年,鄭州銀行管理層薪酬總額為2103.5萬元,同比下降17.89%,重慶銀行、青島銀行的高管薪酬總額降幅分別為27.75%、4.71%。
趙飛在鄭州銀行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根據現階段實際經營情況和外部市場環境,該行提出了“傾斜一線,優化資源配置”和“降本增效”工作要求,高管薪酬在與經營業績掛鉤的基礎上,自2024年起分兩年每年壓降10%,同時進一步調整內部分配結構,優化薪酬分配級差,將調整出來的薪酬資源配置到基層員工,充分調動一線員工工作積極性,做好業務發展支撐保障。
事實上,不止區域性中小銀行,一些全國性銀行也開始在“降本增效”上下大功夫。作為股份行里的“尖子生”,招商銀行去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64%,這也是該行自2009年以來的14年里首次出現營業收入負增長。
“今年按照董事會過緊日子、嚴日子的要求,降低各項成本費用開支,通過降本增效,促進收入增長。”日前,招商銀行行長王良表示。
平安銀行首席財務官項有志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平安銀行這幾年在降本增效上做了不少的工作。“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我們更強調及時的服務。我們去年費用整體節約了30多個億。”項有志稱。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財經APP(ID:tf-app),作者:黃宇昆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