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最高增5094%!A股半導體企業最新業績梳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Mona 來源|芯師爺(ID:gsi24-xinshiye)
“承壓”、“去庫存”是2023年半導體行業的主流聲音。在行業周期之下,不少半導體企業的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時至當前,經過3個多季度的調整,國內半導體行業是否將走出“至暗時刻”?哪些領域又將是下一個風口與增長點?問題的答案,我們或許可以在A股半導體上市公司的最新財報中找到。
根據Choice數據顯示,依據A股中信證券行業分類(2020),A股半導體行業的上市公司共151家,今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3983億元,同比下滑1.45%,實現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對于業績下滑,大部分芯片企業認為,受全球終端市場需求疲軟拖累。
盡管行業整體承壓,但仍有不少企業逆勢發展。根據Choice數據顯示,A股半導體板塊中,有71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保持正向增長,其中23家公司增速超過30%;凈利潤方面,有37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為正,其中18家增速超50%。從產業鏈分布環節看,目前業績同比增速為正的半導體企業多集中于產業鏈的材料、設備端。另外,新能源汽車市場和AI市場的火熱,也在一定程度拉動了部分公司的營收。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有99家A股半導體上市公司營收環比增速為正,其中30家環比增速超20%,微導納米、國芯科技、晶升股份、希獲微、天岳先進、神工股份6家營收環比增速超50%。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速方面,有6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增速為正,42家環比增速超過20%,15家環比增速超過100%,其中匯頂科技、韋爾股份、有研新材環比增速分別為5094%、570%、516%。
與此同時,半導體行業的庫存情況也有所改善。Choice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末,60家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存貨價值金額較今年上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芯原股份、匯頂科技、韋爾股份等8家公司的降幅超過20%。今年第三季度末,15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為278.95天,而該數字在今年上半年末為289.96天。其中,有101家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較上半年末有所減少,29家公司周轉天數減少超過30天。
1
半導體材料
滬硅產業
滬硅產業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8.16億元,同比下降14%;歸母凈利潤為2515.7萬元,同比下降64.5%。今年前三季度,滬硅產業累計營收23.9億元,同比下滑7.94%,同期歸母凈利潤為2.12億元,同比增長68.76%。
滬硅產業在財報中解釋稱,其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之所以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調整,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公司受半導體產業仍處于周期性調整的大環境影響,本報告期內半導體硅片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公司持續投入擴產項目,相關成本費用增加。而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則是因為公司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較大。
天岳先進
根據天岳先進近期發布的財報數據,其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3.86億元,同比增長255.89;歸母凈利潤為380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8.24億元,同比增長206%。
天岳先進在財報中表示,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系公司導電型產品產銷量持續增加所致,而歸母凈利潤的變化則主要系營業收入增加,毛利增加所致。
雅克科技
10月末,雅克科技發布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雅克科技今年第三季度營收12.19億元,同比增長10%,今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35.41億元,同比11.84%;今年第三季度,雅克科技歸母凈利潤為1.39億元,前三季度累計凈利潤為4.8億元,同比增長3.7%。前三季度,雅克科技累計歸母扣非凈利潤為4.85億元,同比增長8.5%。
江豐電子
根據江豐電子第三季度財報,其今年第三季度營收6.54億元,同比增長9.19%,今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18.51億元,同比增長9.84%;今年第三季度,江豐電子歸母凈利潤為4014萬元,前三季度累計凈利潤為1.93億元;今年第三季度,江豐電子歸母扣非凈利潤為4227萬元,前三季度累計歸母扣非凈利潤為1.4億元。
南大光電
根據南大光電近期披露的第三季度財報,其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4.54億元,同比增長10.26%,前三季度累計營收達12.8億元,同比增長1.7%;今年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6313.3萬元,同比下降5.48%,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2.15億元,同比正增長1.98%。
中船特氣
財報數據顯示,中船特氣今年第三季度營收金額達到3.98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為7695萬元,同比增長12.83%;今年前三個季度,中船特氣累計營收11.98億元,歸母凈利潤累計2.49億元,歸母扣非凈利潤累計1.67億元,同比下滑34.11%。
對于歸母扣非凈利潤的下滑,中船特氣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系下游廠商需求疲軟,同時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下行波動,影響本期營業收入下降,研發累計投入占比增加。”
2
半導體設備
北方華創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北方華創營收達61.61億元,同比增長34.88%,同期歸母凈利潤達10.84億元,同比增長16.48%,歸母扣非凈利潤為10.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北方華創累計營收145.88億元,同比增長45.7%,歸母凈利潤為28.84億元,同比增長71.06%。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北方華創在財報中稱,“公司工藝裝備收入增長較快,毛利率相對穩定,使得歸母凈利潤增加。”
中微公司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微公司實現營收15.14億元,同比增長41.4%,同期歸母凈利潤為1.56億元,第三季度歸母扣非凈利潤為2.14億元,增長5.68%;今年前三季度,中微公司累計營收40.41億元,同比增長32.8%,同期歸母凈利潤、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1.59億元、7.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6.27%、13.94%。
對于業績變動,中微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公司的刻蝕設備在客戶端不斷核準更多刻蝕應用,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并不斷收到領先客戶的批量訂單。
盛美上海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盛美上海實現營收11.39億元,同比增長29.17%,同期歸母凈利潤及歸母扣非凈利潤均約為2.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16%、4.29%;今年前三季度,盛美上海累計營收27.49億元,同比增長39.01%,同期歸母凈利潤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72億元、6.3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是52.57%、32.98%。
對于營收的增長,盛美上海認為,主要受益于國內半導體行業設備需求的不斷增加,銷售訂單持續增長;新客戶拓展、新市場開發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公司電鍍設備持續獲得更多客戶認可,相應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而對凈利潤的變動,盛美上海則在財報中表示,一方面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毛利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為公司非經常性損益金額較上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拓荊科技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拓荊科技實現營收6.98億元,同比增長49.22%,歸母凈利潤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46億元、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3%、76.72%;今年前三個季度,拓荊科技累計營收達17.02億元,同比增長71.71%,歸母凈利潤及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71億元、1.75億元,增速分別達到14.17%、57.32%。
拓荊科技在財報中表示,營收增長主要系國內晶圓廠持續擴產帶來的需求增加,且其多款新產品陸續通過驗證并逐步擴大量產規模,目前在手訂單充足。公司歸母凈利潤的增長主要源于營收增長帶來的利潤增加。
華海清科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華海清科實現營收6.05億元,同比增長45.57%,同期歸母凈利潤及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51億元,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華海清科營收總額達18.4億元,同比增長62.37%,同期歸母凈利潤及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63億元、4.59億元,同比增速均超過64%。
對于營收大幅增長的原因,華海清科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系公司積極把握集成電路產業需求拉動所帶來的市場機遇,公司 CMP 產品作為集成電路前道制造的關鍵工藝設備之一,獲得了更多客戶的肯定并實現了多次批量銷售,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對于公司年內凈利潤的高增速,華海清科認為原因有三,分別是營收同比大幅增加、公司強化了費用控制、現金管理收益和嵌入式軟件即征即退稅收優惠等金額增加。
長川科技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長川科技營收總額為4.46億元,同期凈虧損約1915萬元;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為12.08億元,歸母凈利潤約132.6萬元。
長川科技在財報中稱,營收下滑主要是市場需求下降銷售減少所致,而凈利潤的降低則系公司收入減少、費用增加綜合影響導致。
中科飛測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科飛測實現營收2.22億元,同比增長62.4%,歸母凈利潤為3318萬元,同比增長238.16%;今年前三季度,中科飛測累計營收5.87億元,同比增長128%,同期歸母凈利潤7912萬元。
在財報中,中科飛測將其報告期內業績大增的原因歸結為公司產品類型日趨豐富,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公司產品銷量同比大幅增加,公司收入規模實現快速增長。
芯源微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芯源微實現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30.18%,同期歸母凈利潤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8455萬元、7800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85%、133.92%;今年前三季度,芯源微累計營收12.06億元,同比增長34.55%,同期歸母凈利潤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2億元、1.81億元,增速分別高達53.98%、83.35%。
對于業績的高速增長,芯源微認為原因主要系其產品力不斷增強,因而收入規模持續增長。
3
Fabless/IDM
韋爾股份
日前公司公布的202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50.81億元,同比下降1.96%;歸母凈利潤3.68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2.23億元,同比增長44.35%;凈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279.61%;歸母扣非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206.25%。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由二季度虧損轉正,營收環比增長37.58%,凈利潤環比增長570.7%。
韋爾股份在財報中表示,伴隨著下游需求的逐漸回暖,在公司新產品助力下,公司來源于半導體設計業務收入實現了較顯著的增長。且報告期內,公司收入結構逐步優化,平均毛利率水平環比得到明顯改善。報告期末,公司存貨庫存金額降至 75.52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38.88%。伴隨著公司高階圖像傳感器新品的推出以及產品成本的下降,公司的產品結構及成本結構將持續改善和優化,整體盈利能力將穩步提升。
兆易創新
財報數據顯示,兆易創新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94億元,同比下降35.08%;實現歸母凈利潤4.33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4.2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9769萬元。
對于第三季度營收下降的原因,公司方面解釋稱,主要是由于芯片產品市場需求下降,產品價格相較去年下降,導致盡管公司產品銷量有所增加,營業收入仍同比下降;此外,公司DRAM產品規劃將以自研產品為主,第三季度經銷產品銷售收入大幅減少。而其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點,分別是銷售收入下降、第三季度匯兌收益減少、存貨減值損失增加。
北京君正
財報顯示,北京君正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19億元,同比下降18.94%;實現歸母凈利潤3.68億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98億元,同比下降15.28%;實現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下降33.74%。
北京君正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受益于消費市場的持續復蘇,公司計算芯片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和環比的持續增長;同時,由于汽車、工業醫療等行業市場仍處于調整階段,總體需求尚未明顯復蘇,公司存儲芯片營業收入環比略有下降;公司車規模擬芯片在國內市場持續推廣,客戶需求顯著提高,使公司模擬與互聯芯片營業收入環比有所增長。
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31.96億元,同比上升26.8%;歸母凈利潤1245.0萬元;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11.74億元,同比上升69.74%;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48億元;單季度扣非凈利潤1.44億元,同比上升201.49%。從環比增速看,匯頂科技第三季度營收下降0.28%,但其歸母凈利潤卻大增5094%。
匯頂科技在財報中稱,營收增加主要系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及客戶需求結構的變化,同時出貨量有所增長所致。而凈利潤的增長則主要系營業收入增長,同時公司加強費用管控所致。
寒武紀
根據寒武紀財報數據,其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34.28萬元,同期凈虧損2.6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寒武紀營收總額為1.45億元,凈虧損8.07億元。
AI芯片的研發有著高投入、回報周期長的特點。高昂的研發成本也是寒武紀持續虧損的一個原因。據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寒武紀研發投入為7.17億元。
對于營收的大幅下降,寒武紀解釋稱,報告期內受供應鏈影響,公司調整銷售策略,優先服務毛利較高、信用較好的客戶,造成了本期營業收入有所下降。
瀾起科技
根據財報數據,瀾起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34億元。第三季度,瀾起科技實現營業收入 5.97 億元,環比增長 17.61%;歸母凈利潤 1.52 億元,環比增長 144.47%。
對于前三季度業績波動,瀾起科技在財報中解釋道,主要是受全球服務器及計算機行業需求下滑導致的客戶去庫存影響。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 47.06%;2、公司保持高強度研發,研發投入為 4.8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50.39%;3、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 2.57 億元;4、公司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 1.81 億元。
卓勝微
根據三季報,卓勝微第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4.08億元,同比增長80.22%,環比增長47.71%;歸母凈利潤4.52億元,同比增長94.29%,環比增長80.92%;扣非凈利潤4.47億元,同比增長95.73%。今年前三季度,卓勝微累計營收30.73億元,同比增長1.9%;歸母凈利潤為8.18億元,同比下滑16.8%。
華潤微
根據華潤微三季度業績報告,今年前三季度,華潤微實現營業收入75.3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0.56億元。2023年第三季度,華潤微實現營業收入25.00億元,同比增長0.57%,實現歸母凈利潤2.78億元。
對于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的下滑,華潤微在財報中稱,主要系因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同時深圳12吋線、封測基地等新業務逐步開展,整體期間費用有所增長。
4
分立器件
聞泰科技
據三季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4.12億元,同比增長5.53%;實現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8.08%。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52.06億元,同比增長11.90%,凈利潤為8.48億元,同比增長11.42%。
士蘭微
士蘭微三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23億元,同比增長17.68%,較今年二季度增長0.58%;第三季度凈虧損1.48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虧損的原因主要是持有的昱能科技、安路科技股票價格下跌;公司實現扣非凈利潤為2145萬元。
士蘭微在財報中提到,在電路和器件成品的銷售收入中,有接近 70%的收入來自大型白電、通訊、工業、新能源、汽車等高門檻市場。士蘭微電子將持續推動滿足車規級和工業級要求的器件和電路在各生產線上量,持續推動士蘭微整體營收的較快成長和經營效益的提升。
燕東微
2023年前三季度,燕東微實現營業總收入15.24億元,同比下降12.25%;歸母凈利潤3.48億元,同比下降20.55%;歸母扣非凈利潤2.33億元。第三季度,燕東微營收總額為4.4億元,歸母凈利潤為8038萬元,歸母扣非凈利潤為2445萬元。
燕東微在財報中提到,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減少原因為營業收入減少,研發費用增加所致。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支出及材料投入增加;而公司歸母扣非凈利潤的減少則是研發費用增加,且政府補助同比增加所致。
揚杰科技
揚杰科技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40.40億元,同比下降8.54%;歸母凈利潤6.18億元;扣非凈利潤6.13億元;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14.16億元,同比下降3.46%;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07億元;單季度扣非凈利潤2.03億元。
揚杰科技在財報中稱,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環比增長7.73%,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負增長有所收窄,主要得益于國內汽車電子和清潔能源的強勁增長,以及消費與工業市場的逐步復蘇。與此同時,揚杰科技第三季度毛利率環比上升 2.76%,主要得益于汽車電子等高毛利業務的快速增長和稼動率的 提升。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下滑 9.49%,主要受匯兌損益影響。
5
制造/封測
中芯國際
根據第三季度財報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業總收入330.98億元,同比下降12.4%;歸母凈利潤36.75億元;扣非凈利潤22.72億元。
中芯國際在財報中解釋稱,凈利潤的下滑主要是由于晶圓銷售量同比減少及產能利用率下降所致。
華虹公司
財報數據顯示,華虹半導體在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約為41.08億元,同比下降5.13%,歸母凈利潤約為9583萬元。歸母扣非凈利潤約為4969.85萬元。
對于業績波動的原因,華虹半導體的解釋是因為毛利下降、存貨跌價損失增加、研發費用增加以及其他收益減少所致,部分被匯兌損失減少所抵消。
長電科技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長電科技實現營收82.56億元,同比下降10.1%,其同期歸母凈利潤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78億元、3.67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長電科技204億元,同比下滑17.55%,同期歸母凈利潤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73億元、7.46億元。
長電科技在財報中表示,其營收及凈利潤之所以承壓,主要是受全球半導體市場下行周期所帶來的的終端市場疲軟和客戶訂單下降影響。不過,長電科技積極面對市場挑戰,深挖市場潛力,在降本增效、精益生產、先進技術轉化等方面持續賦能,推動產品結構業務結構向高性能計算、汽車電子、工業智能等高附加值應用優化及轉型,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同時,長電科技繼續強化技術創新,前三季度研發投入 10.82 億元,同比增長 10.38%。
通富微電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通富微電實現營收59.98億元,同比增長4.29%,歸母凈利潤及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24億元、1.0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1.39%、26.14%;今年前三個季度,通富微電營收總額達159.06億元,同比增速3.84%。
通富微電在財報中解釋了其利潤的波動,主要系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陷入低迷,公司傳統業務遭遇較大挑戰。同時通富超威檳城為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增加材料與設備采購,使得公司美元外幣凈敞口為負債,加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2023年第二季度升值超過5%,致使公司產生較大匯兌損失。第三季度,隨著市場需求回暖各項業務陸續回升,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改善,加之公司加強外匯管控措施,降低匯兌損失;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成效改善顯著。
晶方科技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晶方科技實現營收1.99億元,同比下滑21.65%,同期歸母凈利潤及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406萬元、2605萬元,增速均超過14%;今年前三個季度,晶方科技累計營收6.81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及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1億元、8529萬元。
對于前三個季度凈利潤減少的情況,晶方科技在財報中表示,原因主要為“封裝出貨量減少,銷售規模下降”。
華天科技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華天科技實現營收29.79億元,同比增長2.53%,同期歸母凈利潤為1999萬元;今年前三個季度,華天科技累計營收80.6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87萬元。
對于業績的變動,華天科技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原因為本報告期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處于緩慢恢復之中,客戶需求不足,公司產能利用率不足,整體利潤率下降。
6
寫在最后
在多個因素疊加之下,業內逐漸出現行業即將迎來發展拐點的聲音。10月中旬,臺積電CEO魏哲家表示,芯片市場非常接近底部,臺積電將在2024年實現“更健康的增長”,AI需求將繼續成為增長動力,“我們確實看到了PC和智能手機市場企穩的一些早期跡象。”
近期,也有諸多券商機構紛紛喊話,行業寒冬將過。南京證券認為,目前半導體行業的整體需求即將見底,新一輪半導體行業的上行周期將由AI驅動。光大期貨研報指出,考慮到當前被動去庫時長已經持續6個月,半導體行業在2023年4季度有望迎來庫存拐點,庫存周期從被動去庫周期轉為主動補庫周期。中原證券在研報中稱,半導體周期底部信號顯現,消費類需求在逐步復蘇中,存儲器價格持續回暖,周期復蘇或將至。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芯師爺(ID:gsi24-xinshiye),作者:Mona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