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4年大語言模型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百川智能(A04400.SH)、昆侖萬維(300418.SZ)、拓維信息(002261.SZ)、浪潮信息(000977.SZ)、科大訊飛(002230.SZ)等
本文核心數據:大語言模型相關公司區域分布數量;大語言模型熱點地區代表性企業及平臺情況;中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情況;中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地區分布
大語言模型產業鏈全景梳理: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大語言模型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大語言模型產業鏈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基礎技術層、大語言模型產品以及應用層。基礎層包括芯片、云平臺、數據等基礎技術和數據要素,大語言模型產品目前可分為四大類,分別為國外開源平臺、國外閉源平臺、國內開源平臺、國內閉源平臺。在落地應用層面,主要應用包括搜索引擎、對話式AI、文案輸出等。
從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者來看,核心環節大語言模型平臺的建設由于技術密集程度較高、訓練成本巨大,因此,僅有部分少數互聯網巨頭可參與其中,搭建自研大語言模型憑條。代表性企業包括華為、百度、商湯、騰訊。產業鏈上游技術層面中,包括芯片生產、云平臺搭建以及數據要素收集等,這些領域技術壁壘同樣較高,參與者均為互聯網、計算機行業頭部公司。
大語言模型產業鏈區域分布熱力圖:一線城市大語言模型產業氛圍良好
我國大語言模型產業鏈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中,截至2023年11月,根據前瞻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30個左右的大語言模型產品,其中,北京已有54個大語言模型公司,上海市有12個,深圳市11個,杭州市8個,廣州4個,成都3個,南京3個,其他地區11個。總體來看,大語言模型產業鏈分布呈現明顯的區域化特征,主要聚集在經濟發達地區。
注:該圖表數據截至2023年12月。
大語言模型代表性企業區域分布及代表產品
從代表企業分布來看,北京從事大語言模型開發的機構及企業包括百度、清華大學、360、瀾舟科技、OpenBMB等,對應的產品分別為文心一言、chatGLM、智腦及一見、孟子、CPM等。上海從事大語言模型開發的機構及企業包括稀宇科技、復旦大學、商湯科技、達觀數據、微盟等,對應產品分別為MiniMax、Moss、日日新、曹植、WAI等。深圳從事大語言模型開發的機構及企業包括人騰訊、IDEA研究院、追一科技、華為、中國電子云等,對應的產品分別為混元、封神榜MindBot、博文Bowen、盤古、星智政務垂直大模型等。杭州從事大語言模型開發的機構及企業包括阿里云、西湖心辰、宇視科技、恒生電子、螞蟻集團等,對應的產品分別為通義千問、西湖、梧桐、LightGPT、貞儀等。廣州、成都、南京以及其他地區從事大語言模型開發的機構有包括云從科技、曉多科技、孩子王、科大訊飛、哈工大等。
大語言模型發展配套設施區域建設情況分布
大語言模型的重要發展載體是算力中心,截至2023年12月,我國多個省市已布局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其中,算力較大的幾個計算中心為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分別可達到1400P FLOPS、1000P FLOS。其他算力中心分布如下表所示:
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數量最多,達到了12個,其次是中部地區,分布有6個。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數量相對較少,分別為3個、2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模型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模型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模型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模型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