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大語言模型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模型規模持續擴大、多模態應用不斷深化【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百川智能(A04400.SH)、昆侖萬維(300418.SZ)、拓維信息(002261.SZ)、浪潮信息(000977.SZ)、科大訊飛(002230.SZ)等
本文核心數據:大語言模型參數類型;大語言模型參數量級變化情況;可接受性與透明度增強發展趨勢等
引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大語言模型已成為推動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革新的關鍵力量,未來大語言模型發展趨勢主要有四大方向,其一為,這些模型通過不斷擴展規模來增強其學習能力,同時在效率上也取得了顯著提升,使得處理速度更快且成本更低。其二,多模態能力的發展讓模型不僅能理解文本,還能處理圖像、聲音等多種類型的數據,極大地拓寬了應用范圍。其三,跨語種能力的進步則打破了語言障礙,使得模型能夠服務于全球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其四,可解釋性和透明度的增強,使用戶和監管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信任模型的決策過程。針對特定行業的應用深化,使得大語言模型能夠更精準地服務于醫療、法律、金融等專業領域,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些趨勢共同塑造了大語言模型的未來發展方向,預示著一個更加智能、高效、透明且多能的時代即將到來。下文將著重介紹這四大趨勢:
趨勢一:模型規模的增長與效率的提升
大型語言模型是指訓練參數數量較大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通常包含數十億個參數。這些參數起到了決定模型性能的關鍵作用。大語言模型包含的參數主要包括嵌入層參數、循環神經網絡參數、卷積神經網絡參數、注意力機制參數、多頭注意力機制參數、殘差連接參數、正則化參數等。具體如下表所示:
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特別是由于GPU和TPU等專用硬件加速器的快速發展,大語言模型的規模有望持續擴大。這將使得模型能夠擁有更多的參數,從而更精細地捕捉語言的細微差別和復雜性,包括俚語、雙關語、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境含義。這種規模的增長將推動模型在理解自然語言和生成語言方面達到新的高度,為機器翻譯、自動摘要、情感分析等任務帶來更準確的結果。
同時,研究者們也在積極探索更高效的訓練方法。例如,通過改進優化算法,如采用更先進的學習率調度策略,可以加快模型收斂的速度。另外,研究者還在嘗試使用更高效的注意力機制,如稀疏變換器(Sparse Transformer),以減少模型訓練過程中的計算和存儲需求。這些技術不僅可以減少資源消耗,還可以縮短模型訓練的時間,使得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變得更加高效和可行。此外,模型壓縮和知識蒸餾技術的發展,將使得大型模型能夠更容易地部署在資源受限的環境中,如移動設備和嵌入式系統,進一步擴大大語言模型的應用范圍。
2018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大語言模型中的訓練參數量級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GPT-4參數量級突破了萬億級別。
趨勢二:多模態與跨語種能力的發展
未來的大語言模型將不僅限于文本,而是整合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信息,形成多模態的交互能力。例如,能夠理解圖像內容并生成描述性文本的模型,或者能夠將語音轉換為文本并進行語義理解的系統。此外,跨語種能力也將得到加強,模型將能夠處理和生成多種語言,甚至在不同語言之間進行翻譯和轉換,從而促進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下人們的溝通與交流。
趨勢三:可解釋性與透明度的增強
大語言模型的可解釋性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隨著模型規模的增長,其決策過程變得越來越不透明,這給模型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挑戰。未來的研究將致力于開發新的技術,使模型的內部工作機制更加清晰,比如通過可視化技術展示模型關注的輸入部分,或者通過簡化模型來保留關鍵功能的同時提高可解釋性。這將有助于建立用戶對模型的信任,并在必要時提供決策支持。
趨勢四:行業特定應用的深化
大語言模型將在特定行業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在醫療領域,模型可以幫助分析病歷記錄,提供診斷建議;在法律領域,它們可以協助進行案例研究和文書工作;在金融領域,則可以用于風險評估和市場分析。這些行業特定模型將被定制化,以適應特定場景的需求,并與現有的工作流程和系統無縫集成。此外,隨著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大語言模型將推動各行各業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模型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模型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模型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模型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