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4年中國及31省市大語言模型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百川智能(A04400.SH)、昆侖萬維(300418.SZ)、拓維信息(002261.SZ)、浪潮信息(000977.SZ)、科大訊飛(002230.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與歐美大語言模型監管環境對比;中國大型語言模型國家層面發展政策匯總;中國重點地區大型語言模型政策規劃匯總
1、中國與歐美大型語言模型監管環境對比
中國的監管環境以集中管理和國家戰略為主導,強調技術發展應服務于社會整體利益和國家安全,同時重視社會穩定和道德規范。法規政策方面,中國通過一系列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相關法律來規范技術應用,并在實施上采取政府主導的方式,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來推動技術進步。文化背景上,中國社會普遍接受政府在技術發展中的引導和監管角色。
相比之下,歐美的監管環境更加注重個人隱私和數據保護,強調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的重要性。在法規政策上,歐美依賴于如GDPR這樣的全面數據保護法規,以及現有的法律框架來監管新興技術。實施機制上,歐美更多依賴于法律框架和市場機制,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監管過程。文化上,歐美社會倡導個人自由和權利,對政府干預持審慎態度,強調技術自由和市場競爭。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我國大力支持大型語言模型的發展,截至2023年,我國直接支持大型語言模型發展的政策數量相對較少,且主要集中在2023年發布,更多是從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算力設備等角度支持行業發展。具體如下表所示: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解讀
《辦法》的出臺旨在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同時,《辦法》闡明,采取有效措施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可以看出,我國對于包括大型語言模型在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監管采取相對嚴謹但不是靈活性的態度。
根據《辦法》,使用范圍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眾提供生成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的服務。國家對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從事新聞出版、影視制作、文藝創作等活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行業組織、企業、教育和科研機構、公共文化機構、有關專業機構等研發、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未向境內公眾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不適用《辦法》的規定。
《辦法》最大的意義在于備案制度。根據《辦法》第十七條:“提供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安全評估,并按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履行算法備案和變更、注銷備案手續”。相比此前出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辦法》進一步對義務主體進行了明確,要求“提供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即提供者應當辦理算法評估和備案手續。
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具體措施方面,一是明確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創新應用,生成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優質內容,探索優化應用場景,構建應用生態體系。二是支持行業組織、企業、教育和科研機構、公共文化機構、有關專業機構等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數據資源建設、轉化應用、風險防范等方面開展協作。三是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框架、芯片及配套軟件平臺等基礎技術的自主創新,平等互利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國際規則制定。四是提出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公共訓練數據資源平臺建設。促進算力資源協同共享,提升算力資源利用效能。推動公共數據分類分級有序開放,擴展高質量的公共訓練數據資源。鼓勵采用安全可信的芯片、軟件、工具、算力和數據資源。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
——重點地區大型語言模型政策匯總
目前,大語言模型在我國的發展呈現較強的地區分布不平衡現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省等經濟發達地區,因此,在這些地區,相關政策數量相對較多,而其他地區相關政策數量相對較少。
——重點地區大型語言模型發展目標規劃
2023年至2024年,我國大語言模型在區域競爭格局上,北京上海凸顯領頭地位,爭相成為“中國大模型第一城”。
具體來看,北京的AI大模型發展規劃聚焦于建設全球影響力的AI創新策源地,通過推動技術創新、理論研究和產業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AI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北京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算力支持和產業投資基金,以促進AI產業的快速增長和技術突破,同時計劃建設強大的算力基礎設施,以支持AI模型的研發和應用。
上海則著力于AI大模型的產業集聚和生態建設,通過實施大模型創新扶持計劃和示范應用推進計劃,推動AI技術在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上海計劃到2025年將AI產業規模擴大至4000億元,并通過提供算力補貼等激勵措施,吸引和培養AI人才,加強產學研合作,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AI產業集群。上海的規劃還包括推動AI開源生態產業集群的建設,以促進AI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模型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模型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模型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模型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