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梳理及借鑒 市場化與政府干預共同發力【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信達(1359.HK)、中國華融(2799.HK)、海德股份(000567.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美國不良資產處置經驗借鑒;歐盟不良資產處置經驗借鑒;日本不良資產處置經驗借鑒;韓國不良資產處置經驗借鑒;經驗借鑒總結
美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經驗借鑒
美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政府通常不對其進行干預,處置進程由金融機構自主決定,剝離過程和處置過程定價都是由市場決定的。美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的經驗主要有五條,可以概括為經營化管理,提升回報率、業務模式創新、早識別早入場、風險識別、運用歷史數據和數學模型構建數據庫和分析模型。
歐盟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經驗借鑒
歐盟國家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市場化水平同樣較高,通常情況下,不良資產處置均遵循市場化原則,由金融機構自主通過直接清收、打包拍賣、壞賬核銷、不良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進行處置。其中,歐盟國家對于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應用較為廣泛。在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歐盟國家的政府也會主動介入不良資產的處置過程中,不同國家采取的方式各有不同,例如,德國采取的措施包括設立壞賬銀行、政府注入資金實施資本重組、不良貸款組合出售、成立特殊機構集中處置等;英國的處置措施包括延緩還款、政府注資或擔保、設立壞賬銀行和銀行國有化、資產組合出售等;西班牙的處置措施包括成立壞賬銀行等。
日本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經驗借鑒
20世紀90年代之前,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不良資產問題并未凸顯,而20世紀90年代后,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日本銀行業產生了大量不良資產。在問題出現的早期階段,日本政府并不愿主動介入其中,而是采取漸進式處置方式,例如由162間民營金融機構出資設立共同債權收購公司、東京共同銀行、債權重組托管銀行等,專門收購和處置不良資產,但適得其反。后來,日本政府進行主動干預,通過注入財政資金解決金融業不良資產的問題,設立了“不良債權清理回收機構”,以信托方式回收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同時,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業務,還設立企業再生部門,專門負責企業的債務重組。上述方法獲得了顯著成效,至2015年,日本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下降至1.64%。
韓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經驗借鑒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同日本一樣,韓國不良資產的問題并不突出,主要是由金融機構自行處置。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韓國授權韓國資產管理公社成立不良貸款管理基金,以市場價收購和經營處置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支援困境企業復蘇,支撐不良資產交易市場持續發展。在具體處置方面,韓國資產管理公社采用了買斷或發行資產擔保債券、向境內外投資機構出售、法院或公社拍賣抵押房地產、單項資產競標出售、資產打包出售以及催收等。在處置過程中,韓國充分吸收、發揮了外資的重要力量。
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經驗借鑒總結
縱觀全球各國不良資產處置的方法,盡管各國在政治、經濟、法律制度等各個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在經濟發展階段,均較為認同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必要性,同時,在出現金融危機的階段,國家層面以政治手段對不良資產處置行業進行干預也是保障這一階段金融、地產行業可以安全過渡的重要措施。在這其中,無論是政府注資設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還是政府注資對企業進行擔保等,都充分說明了政府在經濟發展波動較大的時期對改善不良資產行業的重要作用。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國際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發展經驗;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發展現狀;中國不良資產處置模式;中國不良資產處置路徑;中國不良資產處置典型案例分析;中國不良資產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