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氯堿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新疆天業(600075.SH);氯堿化工(600618.SH);華塑股份(600935.SH);君正集團(601216.SH);北元集團(601568.SH);鎮洋發展(603213.SH);中泰化學(002092.SZ);鄂爾多斯(600295.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產銷規模
行業概況
1、定義
氯堿,即氯堿工業,也指使用飽和食鹽水制氯氣氫氣燒堿的方法。氯堿工業是最基本的化學工業之一,它的產品除應用于化學工業本身外,還廣泛應用于輕工業、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石油化學工業以及公用事業。
從廣義來看,工業上用電解飽和NaCl溶液的方法來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們為原料生產一系列化工產品,稱為氯堿工業。從狹義來看,氯堿工業主要包括燒堿和聚氯乙烯兩大產品。本報告將以狹義為報告界定范圍。
2、產業鏈剖析:下游應用廣泛
氯堿行業是以原鹽和電為原料生產燒堿、氯氣、氫氣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后續通過添加其他物質與之發生反應得到更多的氯堿產品。氯堿產品種類多,關聯度大,其下游產品達到上千個品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延伸價值,它廣泛應用于農業、石油化工、輕工、紡織、建材、電力、冶金、國防軍工等國民經濟各命脈部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一直將主要氯堿產品產量作為國民經濟統計和考核的重要指標。
目前,我國氯堿產業鏈上游主要由中泰化學、濱化股份、魯北化工、金能科技、開灤股份等企業進行原材料供應。中游主要由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塑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世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鎮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進行細分產品供應。
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氯堿工業始于20世紀20年代末。1949年前,燒堿平均年產量僅15kt,氯產品僅鹽酸、漂白粉、液氯等少數品種。1949年后,在提高設備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對電解技術和配套設備進行了一系列改進。50年代初,建成第一套水銀電解槽,開始生產高純度燒堿。不久,又研制成功立式吸附隔膜電解槽,并在全國推廣應用。50年代后期,新建長壽、株洲、北京、葛店等十多個氯堿企業及其他小型氯堿廠,到60年代全國氯堿企業增至44個。70年代初,氯堿工業中陽極材料進行了重大革新,開始在隔膜槽和水銀槽中用金屬陽極取代石墨陽極。80年代初,建成年產100kt燒堿的47-Ⅱ型金屬陽極隔膜電解槽系列及其配套設備。至此,全國金屬陽極電解槽年生產能力達800kt堿,約占生產總量的1/3。在此期間,氯堿工業中的整流設備、堿液蒸發,以及氯氣加工、三廢處理等工藝也都先后進行了改革。1983年燒堿產量為2123kt,僅次于美國、聯邦德國、日本、蘇聯。“十二五”期間,國內氯堿工業快速發展,產能得到充分釋放。“十三五”以來,氯堿工業的工藝優化加快,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期。
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氯堿行業的政策規劃主要涉及碳排放標準制定,行業綠色化發展等方面,具體匯總如下:
在2021年1月15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南》。《發展指南》指出以強化提升石化產業、優化整合傳統化工、大力發展化工信材料、升級完善新型煤化工、加速布局集約綠色發展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導方向,推動我國石化和化工產業質量、生產效率和效益水準的轉型升級,到2025年,我國石化和化工產業的基礎和競爭優勢將居世界前列。
產業發展現狀
1、氯堿產能波動上升,產銷規模超5000萬噸
根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氯堿工業產能呈現波動上升態勢,從2007年的3701萬噸/年上升至2021年的7221萬噸/年。
根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氯堿工業產量呈現波動上升態勢,從2010年的3229萬噸波動上升至2022年1-11月的5653萬噸。
根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氯堿工業表觀消費量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從2010年的3163萬噸上升至2021年的5465萬噸。2022年1-11月,我國氯堿工業表觀消費量為5211萬噸。
2、氯堿行業市場規模超3000億元
氯堿行業已進入到調結構增效益為主的穩定增長階段,在節能趨嚴、減排從緊、環保高壓的背景下,氯堿行業設備能力、技能、環保技術日益提升,依托研發、技改推動氯堿行業技術進步,向著環保低碳、低能耗、規模化效益方向發展。國家各項能耗控制措施的逐步實施加速了行業內企業優化整合的進度。前瞻測算2021年中國氯堿工業市場規模約為2470億元,2022年1-11月超3000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受運輸成本影響,燒堿產能區域性分布特點顯著。從生產區域分布來看,華東、華北、西北地區為我國燒堿主要生產區域,2021年,三地區燒堿產能分別占比47.39%、18.44%、15.72%,共計81.55%。
在聚氯乙烯方面,西北是我國最大產能聚集地,2021年西北地區的PVC產能達到了1387萬噸,占比高達51.12%;其次是華北地區,產能占比24.99%。
注:左邊是燒堿,右邊是聚氯乙烯。
從氯堿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內蒙古自治區氯堿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鄂爾多斯(600295.SH)、君正集團(601216.SH)等中游環節優勢企業。新疆和浙江兩地的氯堿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前者有新疆天業(600075.SH)、中泰化學(002092.SZ)等中游環節優勢企業,后者有鎮洋發展(603213.SH)、嘉化能源(600273.SH)等中游上市企業。
注: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2、企業競爭格局
2021年,依據各上市企業的公報數據,我國氯堿行業以中泰化學相關業務的市占率最高,為6.3%;其次為北元集團,市占率為3.9%。
注:因數據披露原因,數據僅包含上市企業。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加速發展,關鍵原料替代進程加快
隨著我國碳中和戰略和國產化進程的推進,未來我國氯堿行業趨勢如下:
2、未來氯堿行業市場規模破3700億元
前瞻根據燒堿和聚氯乙烯的下游需求量與均價預測2028年我國氯堿工業的市場規模超3700億元左右。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氯堿工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氯堿工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氯堿工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氯堿工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