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高鑫零售(06808)、物美商業(08390)、拼多多(PDD)等
本文核心數據: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臨期食品行業產品結構
行業概況
1、定義
對于臨期食品的界定,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國家標準。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研反饋,對臨期食品界定,選擇“基于政府部門的相關規定”作為依據的企業最多,其次是“基于企業規定或與供應商達成共識”,再次是“基于保質期、微生物等科學檢測的試驗結果”。
目前最具有參考性的標準,是2011年原北京市工商局出臺《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銷售專區制度》。本文中的“臨期食品”是指接近食品保質期,并在保質期內,屬于安全范圍,可食用的包裝食品。
2、產業鏈剖析:按產品流通環節
臨期食品行業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上游供應端、中游渠道端、以及下游的消費者和公益捐贈組織。其中,上游供應端主要為食品生產商、經銷商、代理商、線上銷售渠道如各大電商平臺、大型超市、進口食品商等,這些供應商的庫存和尾貨商品通過中游銷售渠道端,包括各大電商平臺、臨期食品特賣線上渠道、臨期食品折扣店、連鎖商超、便利店等,以銷售或者贈與的方式流向消費者和公益組織捐贈對象。
我國臨期食品產業鏈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食品品牌廠商,大潤發、物美等大型超市等;中游銷售渠道可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渠道包括電商平臺如拼多多,直播平臺如抖音、快手,社群運營平臺如微信,以及臨期食品特賣線上渠道如好食期;線下渠道包括連鎖超市以及臨期食品折扣店,如好特賣、大匯倉等。
注:部分企業涉及多項業務環節,上圖各環節不再重復列示。
行業發展歷程:仍處于發展早期
分析臨期食品的大環境,首先分析我國的零食行業發展階段,零食行業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線上電商的發展,線下零售渠道經歷了一輪調整重塑期;而臨期食品作為我國零食行業調整階段的新興業態,自2020年開始崛起,一度收到資本追捧,目前已經歷了3年的探索和洗牌。
行業政策背景:符合國家政策支持方向
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臨期食品的專項政策,但關于臨期食品處置和食品浪費等問題早已滲入我國多項重要文件。2021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開始施行,其中明確提出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
行業發展現狀
1、臨期食品市場規模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年中國休閑食品市場規模達到8251億元;據衛龍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休閑食品行業2022年市場規模估計約為8437億元,2024年行業預計達萬億市場。保守按照每年零食行業有1%的庫存沉淀測算,則2022年中國臨期食品市場空間約在85億元。
2、臨期食品品類結構
休閑食品一般口味多樣、需求分散,品類細化較多,因此市場格局較為分散。
由于臨期食品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市場規范及運行機制,尚處于行業探索初期,臨期食品在品類方面相對集中。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研顯示,在企業日常經營中,主要有三大類臨近保質期的食品被納入企業臨期食品管理范圍,包括:加工食品(烘焙食品、休閑食品、飲料等);肉、蛋、奶、水產類等食用農產品;現制現售商品(自制面食、糕點、熟食、便當、關東煮等)。
其他包括:奶、特殊食品如保健食品、嬰幼兒奶粉、預包裝食品
3、臨期食品銷售渠道
隨著國家反食品浪費工作的展開,零售行業對食品浪費問題逐漸重視,臨期食品銷售渠道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其中,根據機構調查統計,有74.5%的消費者有通過線下渠道購買臨期食品的經驗,其中大型商超和臨期食品專賣折扣店是較為主流的銷售渠道;有63.5%的消費者進行過線上臨期食品采購,主要以大型綜合電商平臺和線上商超為渠道。
但是從企業成立數量來看,臨期食品尚處于探索期,直到2021年臨期食品企業數量才有顯著的增長,有123家企業注冊成立;2022年企業注冊數量有所下降,僅為58家企業。
注:截至2023年2月以“臨期食品”為關鍵詞搜索“批發零售行業”企業數量,結果如上圖所示。
4、臨期食品管理情況
以預包裝食品臨界期界定為例,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發現,幾乎所有超市企業都對預包裝食品有相關臨期管理措施;但對于臨期時間的界定差異較大,規則不統一,因此,臨期食品行業若想進入穩定健康發展階段,必須首先建立起統一規范的界定和管理條例。
同時,在臨期食品處置方面,目前連鎖超市、便利店的方式主要包括三類:在賣場、門店設置專門臨期食品的貨架或區域,集中銷售臨期食品,代表企業有高鑫零售;退還供應商或與供應商換貨進行處置;參與食品捐贈,代表企業有見福便利店。其中,設置專門貨架或專門區域集中銷售(含自有線上銷售平臺)的處置方法較為常用。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上海表現突出
根據區域熱力圖,我國臨期食品代表企業主要集中在上海,興起了一批如好特賣、好食期、甩甩賣等為代表的臨期食品專賣折扣店;也有在臨期食品領域率先探索并建立起較為完善管理體系的傳統商超,如高鑫零售。
2、企業競爭:好特賣增長迅速
從臨期食品代表企業的入場時間來看,主要集中在2020-2021年,其中門店數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是好特賣,2020年,好特賣門店為100余家,2021年門店數已超過400家。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若保守按照每年零食行業有1%的庫存沉淀測算,基于2022-2028年休閑食品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約為6.8%的假設,則到2028年中國臨期食品市場規模約為127億元。
2、臨期食品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雖然臨期食品潛在的市場空間巨大,但是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行業頭部企業能否摸索出成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仍需克服供應鏈缺乏穩定性、門店模型不夠清晰、盈利空間受限三大主要阻礙。歸根結底臨期食品仍屬于零售行業,只有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商品力,才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一席之地。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零售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零售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零售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