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國內樓宇智能化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同方股份(600100)、泰豪科技(600590)、延華智能(002178)、電科數字(600850)、達實智能(002421)、太極股份(002368)、銀江技術(300020)等。
本文核心數據:細分領域市場規模、細分領域市場占比、整體市場規模、
行業概況
1、定義
樓宇智能化是指綜合利用計算機、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新技術,使建筑物內的電力、空調、照明、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協調工作,營造建筑物自動化、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安全保衛自動化、消防自動化的樓宇環境。
在樓宇智能化系統中,主要分成五大類子系統,分別是機電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通訊自動化系統、建筑機電設施運營監控系統和自動化通信系統。五大類子系統相互融合,相互連結,使整個樓宇智能化系統實現整體的效應,而非信息的孤島。其中,樓宇自動化系統是關鍵所在,其包含系統集成中心SIC、綜合布線系統PDS、辦公自動化系統OAS、通信自動化系統CAS、保安自動化系統SAS和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自動化系統FAS;樓宇自動化系統可以幫助智能樓宇系統進行高質量的管理,各個智能化的設備能夠有效率連接和智能設備進行實時監控,確保整體系統維持最理想的運行狀態。
樓宇智能化系統運作模式如下圖所示。系統通過通訊模塊連接企業網絡進行代碼和指令運行,即控制信息下發和監測故障信息進行上報,而其智能化系統主要應用于樓內自控和用電監測控制上,以對建筑物內照明、電力、暖通、空調、給排水等系統和設備進行綜合自動控制。樓宇智能化系統另一端連接管理辦公室,幫助和監控系統有效且正常運行。而整體運行中,節能低碳環保是運行主旋律,電力公司和政府與管理辦公室進行信息傳遞,了解系統整體的能耗情況并進行指標規范;按照電力公司和政府的節能標準,系統配備清潔能源發電裝置并對樓內用電狀況進行監控。綜合來看,樓宇智能化系統是未來建筑行業向綠色節能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之一。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日趨完善,下游應用場景較廣
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產業鏈整體呈現日趨完善且下游應用場景逐漸增多的特征。行業的上游主要為關鍵材料和服務;包含硬件、系統和軟件、技術及設備等;值得注意的是系統和軟件主要指樓宇智能化系統的中央監控系統(BAS/BMS)和網絡集成系統(EDI),而技術主要是指系統內部和系統間信息的輸入輸出技術,目前主要的信息傳輸仰賴Web和onWorks技術。行業的中游主要是樓宇智能化系統的整體運行和監控,系統內部通過配有微處理機芯片的DDC分站進行指令下達,DDC執行器可以獨立完成所有控制工作,具有完善的控制、顯示功能,進行節能管理,可以連接打印機、安裝人機接口等,最終達成空調送風、給排水和消防控制自動化等功能。行業的下游應用場景近幾年逐漸增多,目前系統可以應用于賓館酒店、辦公樓、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場景。
樓宇智能化行業的上游主要包含硬件、系統和軟件及設備等,硬件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有聯想、戴爾、惠普和神舟等;而系統和軟件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有微軟、蘋果、Linux和BSD;設備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有施耐德、伊戈爾、川揚電氣和泰昂等公司。行業的中游參與者較多,主要有同方股份、泰豪科技、、延華智能、電科數字和達實智能等公司。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突飛猛進階段
在我國,樓宇智能化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中國樓宇智能化的發展前后大體經歷過三個階段,分別是初始發展階段、規范管理階段和發展階段。
1990-1995年是行業的初始發展階段。國外的智能樓宇概念和技術被引入中國,樓宇智能化對于中國市場仍處于理念理解階段。相應地,行業的下游應用場景較為局限,僅集中在賓館酒店和商務樓。受到技術限制的影響,樓宇智能化子系統之間相互獨立,智能化程度不高。
1996-2000年是行業的規范管理階段。隨著市場對于樓宇智能化的認識加深,市場對該行業認可并產生需求,樓宇智能化系統也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政府部門、企業廠商和高等院校認可樓宇智能化系統的廣泛應用前景,因而行業規范化管理和引導發展成為政府和自律性組織的主要任務。
2001年至今,是行業的發展階段。該階段的行業特征為突飛猛進發展且應用場景更為廣闊。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物聯網、5G、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成為目前技術發展的熱門議題。因此,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呈現數字化和IP化的特征,且與戰略性新興技術融合發展將為行業升級提供不可或缺的動力支撐。綜合來看,我國樓宇智能化從最開始的理念成型到市場需求認可,再發展至如今的高新技術融合階段;而我國樓宇智能化的應用市場從賓館酒店和寫字樓,到如今的廣泛應用于醫院、校園和博物館等場景。綜合來看,中國樓宇智能化發展十分迅猛。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發展路徑更加清晰
2021年11月,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開展數字孿生建設樓宇經濟領域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代表著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工作推進后的重要試點工作的開展,是浙江省進行數字孿生建設樓宇經濟領域的先行示范。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在政府的指引下,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的發展目前已經到了與高新技術融合發展的階段。
2021年4月,國家住建部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民居住品質。該文件主要明確了數字家庭的三大服務功能,強化數字家庭工程設施建設,并完善數字家庭系統基礎平臺建設。該政策旨在幫助進行試點建設和完善數字家庭標準體系研究。樓宇智能化作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家庭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其系統將在數字家庭服務功能中,提升建筑能效和基礎數據。
行業發展現狀
1、企業規模:規模較大且全國范圍內的擴張速度較快
目前,我國樓宇智能化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在“企查查”網站中搜索“樓宇智能化”相關企業,2015-2021年,我國樓宇智能化相關企業新增數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從2015年約5500家,增長至2019年的24404家,增長幅度近3.5倍;2021年,新增企業數量下降至約6600家。從一定程度上,行業內企業規模較大,企業數量擴張較快,行業參與者對于該行業的發展較有信心。
2、細分領域市場:住宅建筑是主要細分市場
細分領域占比方面。2021年,住宅建筑領域智能化規模占比最高,超過50%;其次是公共建筑,占比約為20%;同時工業建筑樓宇智能化市場占比已經超過25%。住宅建筑領域智能化規模占比最高,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各地房地產開發商所開發的樓宇智能化項目普遍受到購房者的青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高端住宅項目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示范作用明顯。
細分領域市場規模方面。2016-2021年行業細分領域市場規模均穩步上升。2021年,住宅建筑智能化規模最高,高達3800億元;而工業建筑智能化規模相對較高,接近1900億元;公共建筑智能化規模最低,但是仍然接近1500億元的高位。因此綜合來看,住宅建筑是目前樓宇智能化的主要細分市場,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基數較大,住為滿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住房面積相較于公共和工業建筑面積更多;且結合上文國家對于發展數字經濟和數字家庭的需求,住宅建筑優先于工業建筑和公共建筑進行智能化升級也勢在必行。
3、整體市場規模:目前整體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元
根據2021年12月由美控智慧建筑聯合億歐智庫共同發布的《中國樓宇自控白皮書》,2021年中國樓宇智能化市場產值約達為7238.2億元,結合近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勢,經過初步估算,2016-2021年中國樓宇智能化市場規模逐年上升,存量規模接近5000億元而新增規模超過2200億元。因樓宇智能化在低碳、節能方面優勢突出,同時能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多舒適體驗,加之政府對樓宇智能化建設規范化、科學化的引導,未來樓宇智能化發展前景較好。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沿海地區和一二線城市是主要發展區域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各省市房地產投資數據,目前樓宇智能化市場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和四川地區,占比分別為12.2%、10.0%、8.7%、7.2%、5.9%和5.6%。
另外,據2022年1月6日,企查貓搜索關鍵詞“樓宇智能化”,選擇存續在業的樓宇智能化經營范圍相關企業得到189233家相關業務企業,其中江蘇省分布最多,共有21562家,其次為山東省和廣東,分別為20612家和20951家。
因此,從區域競爭格局來看,受到省市經濟發展和人口密度等條件影響,目前樓宇智能化的重點投資區域集中在沿海地區和一二線城市上,未來行業的重點示范區域也將集中在上述區域中。
2、企業競爭:競爭十分激烈,亟需國內優質企業挖掘市場
目前,樓宇智能化行業行業集中度較低,雖然從事本行業中游的本土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一般較小,行業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市場占有率占有絕對優勢的企業。
截至2022年1月6日,在專業專利檢索平臺智慧芽檢索“樓宇智能化”、“智能樓宇”和“樓宇自控”等關鍵詞,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江森自控、尚飛運營、西門子、霍尼韋爾和桑費公司,且前十企業均為外企。目前,僅有江森自控、尚飛運營和西門子的累計專利申請數量占比超過5%。綜合來看,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潛在市場較大,企業競爭十分激烈,國外企業占據行業的領先地位。
另外,具備樓宇智能化系統集成設計甲級資質、建筑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的三甲企業數量不足百家。雖然樓宇智能化行業中企業數量多,但能在高端市場站得住陣腳的企業卻很少;其中,“三甲”企業占領市場份額較高,因此,優質企業的發展對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規劃:政策加持,行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2020年8月,國家住建部等部門發布《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圍繞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總體目標,以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從目標來看,樓宇智能化符合建筑行業對于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需求,未來行業將繼續助力中國建筑行業轉型升級,以順應國家對于節能減排和數字經濟的要求。
2、未來市場規模: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萬億元
2022-2027年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27年,行業規模有望超過10000億元。對居民居住樓宇的安全智能進行提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樓宇智能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入住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得到保障;在讓人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加安全舒適,生活變得更加便捷的同時,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的要求。基于上述市場對于行業的潛在需求,行業的發展前景將與民生密不可分,且結合國家對于節能建筑、綠色建筑和數字家庭的發展需求,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的未來市場前景較好。
3、發展趨勢:五大發展趨勢值得關注
根據第三十五屆中國(天津)2021 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新學術會議上發布的文章《淺談樓宇智能化系統在數據中心節能技術中的應用》,樓宇智能化行業未來有五大發展趨勢,分別是完成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完美過渡、完成傳統系統專有網絡向IP局域網的轉變、系統集成更加高效、建筑外形更加美觀和操作更加便捷。綜合來看,行業的發展整體方向為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質量,達到節約能耗、節約人工的效果。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樓宇智能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樓宇智能化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樓宇智能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樓宇智能化行業未來的發...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