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1:《中國體育場館行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興起,我國體育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作為承載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體育場館的建設、完善和發展對整個產業的支持和推動作用則顯得極為重要。近年來,我國體育場館建設進入發展平穩期,整體經營模式較為穩定,但商業化程度仍有待加深。
體育場館是進行體育鍛煉和比賽的主要場所,是體育賽事運營的重要載體,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在供給公共體育服務、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和改善民生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場館的發展規模和水平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體育場館產業鏈全景
體育場館是進行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及身體鍛煉的專業性場所,主要有體育場(室外)和體育館(室內)兩類;場館是體育產業的物質基礎和發展依托,其重要性就相當于電影院之于影視產業,能夠有效的發展用戶和極大的提升商業價值。
從產業鏈來看,體育產業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系統,橫跨多個行業,其中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場館運營為體育賽事運營提供空間載體,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先導產業。
體育產業快速發展
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大行業,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同時,隨著各類體育產業發展促進政策落地,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步入發展黃金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穩步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家體育局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達到2.95萬億元,同比增長10.9%。
體育場地/場館建設平穩發展
從體育場地及場館建設/運營來看,近年來體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體育服務業發展勢頭增強。2019年,我國共有體育場地354.44萬個,同比大幅增長;體育場館637個,與上年相比小幅下降。
從產出來看,2019年我國體育場地和設施管理總產出2748.9億元,體育場地設施建設939.8億元,與上年相比均有所增長。
場館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
由于經濟、資源、地理等差異,我國大型體育場館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省份。其中,江蘇和廣東擁有的大型體育場館數量最多。
籃球類型場館排第一
從各類運動場地來看,2019年全國擁有籃球場地97.48萬個,場地面積5.79億平方米,是數量最多的體育場地,占比達到27.5%。其次是全民健身路徑場地,占比為23.2%,近年來全民健身熱潮興起,場地建設腳步也在加快。排名第三的是乒乓球場地,2019年全國乒乓球場80.56萬個,占比為22.7%。
體育場館規模排名
根據體育場館座位數看,目前國家體育場(鳥巢)規模最大,座位數達到91000個。國家體育場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場館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
奧運會后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并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筑和奧運遺產。其次是廣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和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座位數在80000個左右。
運營主體分兩大派系
隨著體育產業的火熱發展,體育場館運營作為體育產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自然也承擔起了重要的角色。由于政策、資本等各種原因,目前國內體育場館運營公司分為兩大派系——國有背景系和民營企業系。
其中,國有背景專業管理企業主要有中體競賽、華體世紀、國家體育館有限責任公司;民
營企業系主要有華熙國際、體育之窗、佳兆業文體公司。總體來看,國有背景系場館運營公司與政府、地方體育局、各體育協會合作,掌握著優質的條件。
體育館運營情況
——體育場館建設投資偏單一
按建設主體來分,體育場館建設可以分為單位自建、企業代建和PPP模式。當前,我國的存量體育場館絕大部分為單位自行建設。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館內設施的購置等都需要相當多的資金,目前,我國體育場館建設超過9成的資金是通過自籌或者財政撥款而來,而社會捐贈(包括他人投資等)以及相應的公益金只占極小的一部分,場館建設投資比較單一。
——體育場館利用率較低
國內的許多體育場館仍然存在利用率不高、經營效益不佳的問題。體育場館的基礎功能就是為居民提供一個相對全面的健身、運動和比賽的場所,但是國內超過一半的體育場館平均每周去的人數少于500人次。隨著人們對體育健身意愿和需求的不斷提升,未來場館利用率預計將會持續提高。
政策推動下體育場館仍能釋放發展潛力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逐步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國家政策頻出,給體育產業帶來了利好。在此背景下,體育場館的建設、運營及管理的發展潛力預計將進一步釋放。但我們仍需加快體育場館的“改造功能,改革機制”,選擇靈活多樣的運營方式,挖掘各類體育場館的開放潛力,最大程度地為大眾提供體育健身場地空間。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育場館行業運營模式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體育場館行業的發展環境;國內體育場館運營狀況;體育場館行業消費分析;體育場館行業運營管理模式;大型體育賽事對中國體育場館的影響;體育場館行業融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