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電商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電商三巨頭的多重模式轉型之路【組圖】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我國電商行業高速發展。線上購物憑借方便、快捷、省時的優點迅速吸引數量眾多的消費者,電商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如今,我國電商行業以電商三巨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的較高壟斷性競爭格局已大致形成。阿里巴巴、京東創立時間較早,為互聯網普及后第一批成功開拓市場的電商網絡平臺,行業領先地位牢固;拼多多雖是后起之秀,但依靠其頻繁的廣告營銷以及拼單低價出售商品的戰略,也成功搶占了部分市場。
目前,以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商已經率先踏上電商多重模式的轉型之路。旗下業務多元化越來越強,核心業務范圍早已不局限于線上購物平臺的運營,其物流等其他業務分支亦成為其主要營收的一部分。向多重模式轉型成為眾多電商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突破目前市場接近飽和狀態的較新經營戰略。但由于各大電商平臺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其各自轉型速度與成效也有所不同。
阿里巴巴實力強勁,拼多多崛起迅速
根據2019年中國電商三巨頭經營指標情況,阿里巴巴目前行業龍頭的地位十分穩固。2019年,阿里巴巴年度交易額為71015億元,年度買家數為711萬人,年度人均花費金額為9988元,均明顯高于京東與拼多多經營指標。從營銷收入規模來看,京東目前處于第二的位置,主要受益于較高的年度人均花費金額,讓其在年度買家數不足拼多多的情況下仍取得較高年度交易額。拼多多受其拼單低價的營銷策略影響,其年度人均花費金額自然較低,但其超越京東的年度買家數已顯示其對電商老二位置發起沖擊的決心。
從2019年電商三巨頭經營指標同比增長情況看,拼多多正以強勁態勢迅速崛起。2019年,拼多多年度交易額、年度買家數、年度人均花費金額的增長率分別為113%、40%、53%,均處于較高水平,其經營指標增速明顯快于阿里巴巴與京東。
阿里巴巴——電商以外業務擴張迅速,轉型較為成功
目前阿里巴巴涉及業務范圍較廣。2019年,阿里巴巴營業收入中除各類零售商業與批發商業之外的物流服務、本地生活服務、云計算等其他業務類型收入所占比重約為24%,且得益于這些業務收入2019年較高的同比增速,使得阿里巴巴2019年總營業收入實現38%的增長率。可見,阿里巴巴業務重心不再集中于網絡零售以及批發商業,而是向多個業務分支分散,形成以零售批發為主,其他多重業務類型為輔同步發展的經營戰略。
京東——加強平臺流量與物流能力,開啟轉型之路
2019年,京東營業收入為576.9億元,其中產品銷售收入為510.7億元,占比85.5%,較2015年降低7.3個百分點;其他服務收入為66.2億元,占比15.5%,較2015年增長8.3個百分點。雖然京東目前業務重心仍集中于傳統電商零售收入,但其京東物流等其他服務收入占比的提升反映其已逐漸跟隨阿里巴巴的步伐,開啟向多重模式的轉型之路。
拼多多——增加銷售額仍為第一目標,尚未參與轉型
2019年,拼多多年度交易額、年度買家數、年度人均花費金額分別為10066億元、585.2百萬人、1720元,均處于電商三巨頭末位,但其勝在經營指標同比增速較高,發展潛力較大。
由于拼多多成立時間較晚,外加其主打低價的經營模式,如何進一步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以彌補其人均花費金額較低的影響,從而增加整體銷售額仍是其目前的經營重心。相較于阿里巴巴與京東在網絡零售與批發業務已較為成熟的情況,拼多多作為后起之秀,目前當務之急不在于轉型,而是應穩固并優化其網絡零售業務,爭取企業穩步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會自動轉化成競爭優勢,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和條件加以支持,核心競爭力將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同時核心競爭力具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