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餐飲業遭重創 倒逼行業洗牌升級
疫情爆發重創餐飲業,損失高達5000億
春節七天,作為我國舉國歡慶的節日,一向是消費的黃金時期。根據商務部監測數據,春節黃金周期間,我國餐飲和零售業銷售額自2010-2019年期間已經連續上漲了9年,2019年春節期間銷售額達到10050億元,同比增長8.5%。
然而2020年春節,新興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發,使我國餐飲業遭到重創。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調研數據,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而根據恒大研究院估算,餐飲行業零售額僅在7天內就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可謂損失慘重。
大批餐飲企業停業,餐飲指數累計下跌12.32%
受到疫情影響,大多數居民選擇宅在家中以防感染,政府和機構也鼓勵居民足不出戶以控制疫情蔓延,一時間,餐飲門店“門可羅雀”。因此,大多數餐飲品牌也選在了暫停營業的策略或開放外賣窗口來降低損失。
同時,餐飲企業的股價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統計數據顯示,自1月20日至2月11日,餐飲指數累計下跌12.32%,其中2月3日創造了9.96%的最大跌幅。而就具體上市餐飲企業來看,在疫情期間,廣州酒家、海底撈、呷哺呷哺、味千中國、百勝中國5家上市餐飲企業股價都有所縮水。
企業展開自救行動,行業或迎一波洗牌
面對疫情帶來的營收虧損,眾多參與餐飲企業積極展開自救行動,采取為顧客辦理年夜飯退訂、年夜飯打包服務、掛賬延期使用等方法,減少損失和浪費,并將提前購進的食材做好便民服務。
此外,由于餐飲行業是較為依賴現金流的行業,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可能可能持續3個月以上,這或將影響行業的競爭格局。實力強勁的企業憑借著更強的資本實力和融資能力度過危機,而廣大中小企業則可能因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倒閉危機,行業有望迎來一波洗牌。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餐飲連鎖行業商業模式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餐飲連鎖行業市場運行現狀;中國餐飲連鎖行業市場競爭現狀;中國餐飲連鎖行業經營模式分析;中國連鎖行業各細分市場分析;中國餐飲連鎖行業典型案例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