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了解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基因測序作用大 技術研發是關鍵【組圖】
基因測序不斷發展,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大
DNA、基因編碼概念自50年代才開始出現,首個基因測序技術自70年代開始發展,我國自對遺傳病基因診斷開始發展基因測序行業,但尚未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自90年代才開始正式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90年代,靶向藥物問世,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實行。1999年我國基因測序技術不斷發展,基因測序公司、部分醫院等已采用基因測序技術,開始進行臨床研究和診斷工作。2011年至今,第二代測序技術,第三代測序技術、第四代測序技術和納米技術、大數據計算緊密結合。
隨著基因測序概念和技術不斷迭代發展,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呈遞增式發展。2010-2019年,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以約4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2019年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49.10億元,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較大。
基因測序作用大,為病毒檢測貢獻大
基因測序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基因測序能夠用于疾病的診斷、疾病的預防、指導個體化用藥,能夠對病毒基因組測序研發病毒診斷試劑,幫助監控病毒疫情等。歷史上,基因測序就為病毒檢測、防控疫情做出巨大貢獻。2003年華大基因破譯SARS病毒,成功研發診斷試劑盒;2015年6月,我國完成首例ME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2016年,國際團隊利用便攜式基因組測定裝置幫助監控埃博拉病毒疫情;2019年5月,中科大揭示人類皰疹病毒基因組包裝關鍵機制;2020年1月,華大基因子公司研制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驕y序技術為病毒檢測作出重大貢獻,能夠及時診斷疾病,預防疾病,有助于新藥研發,有利于人類健康事業發展。
頭部企業產品結構各不同,基因測序技術是關鍵
基因測序行業企業中,產品結構各有不同?;驕y序頭部企業迪安診斷、華大基因、賽默飛世爾產品結構具有一定差異性。2019年前三季度,迪安診斷企業營業收入主要在于診斷產品和診斷服務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65.64%和33%;華大基因公司產品結構較為均勻多樣,主要為生育健康類服務、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和腫瘤及其他疾病等,占比分別為45%、25%、17%和10%;作為國外領先企業之一的賽默飛世爾(TMO),其產品結構與華大基因相比則更為均勻,包括實驗室產品和服務、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分析儀器和專業診斷,占比分別為40%、26%、21%、13%。
基因測序企業營業收入、產品結構的不同多與其企業戰略與技術研發有重大關系。2019年前三季度中,賽默飛世爾(TMO)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研發費用遠遠高于其他企業,其營業收入達到1323.55億元(匯率7.0729),研發費用達到52.41億元;其次基因測序頭部企業Illumina(ILMN)研發費用同樣亮眼,2019年前三季度達到34.37億元,其營業收入同樣較高,為183.26億元。對于基因測序行業,技術研發是關鍵。國內企業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相對國外企業有較大差距。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基因測序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基因測序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