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2019年中國體育傳媒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圖譜、媒體影響力排行榜、競爭格局)
21世紀以來,體育傳媒逐漸成為體育產業價值的新增長點,即體育電視節目的轉播費成為體育產業價值的表現方式。隨著高清信號攝錄傳導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形式的創新進步,體育傳媒創造的商業價值在迅速提升。
體育傳媒產業全景圖
體育傳媒業是體育產業和大眾傳媒業相互碰撞、融合的產物,其是體育產業市場和媒介市場共同衍生出來的二級市場,主要目的在于在相關體育媒介在提供體育信息的同時,以更具深度化,專業化的面貌融入整個體育產品的產業鏈和消費鏈之中。目前,體育傳媒產業主要參與者可劃分兩大類,即傳統媒體和新媒體。
7大類體育節目模式介紹
體育傳媒除了圍繞重要體育賽事的報道跟蹤,媒體還可以自創具有創意的體育節目。目前,國內在體育綜藝這一塊并不出色,而國際上已有部分體育節目口碑較好。因此選取了其中7檔體育節目以作借鑒。
觀眾更傾向圖文并茂的賽事報道
作為自媒體興起并快速發展后第一個世界杯,本屆世界 杯上自媒體報道生產及消費規模均十分可觀。據騰訊企鵝號大數據,世界杯期間相關話題發 稿量超 45 萬、瀏覽量超 97 億,賽期(6 月 14 日-7 月 10 日)自媒體線上眾包報道團發稿量 較賽前(5 月 17 日-6 月 13 日)增幅超 600%;圖文報道、賽事直播、短視頻構成了球迷關注世界杯的三大內容矩陣,球迷對賽事內容的消費趨于“碎片化”。
球類賽事的社交媒體影響力強
目前來看,球類賽事的社交媒體影響力較強。據統計,體育賽事社交媒體影響力排名前10名中,有6項是球類,分別是足球、籃球、聯合式橄欖球、板球、曲棍球、排球。
2018年世界杯引全民關注
據美蘭德統計,2018俄羅斯世界杯引爆網民討論熱情,2018年體育賽事及體育專題節目微博提及總量較2017年同期增長3126.3%。其中足球世界杯相關內容微博提及量高達4.1億條,遠超其他體育節目。2018年全網體育賽事及體育專題節目網絡影響力四指標TOP10。
在2018年體育賽事及體育專題節目視頻點擊量維度中,NBA以73.2億次點擊量高居首位;NBA及其相關衍生節目《全景NBA》影響力亦較強,點擊量達到58.8億次。此外,CBA相關視頻點擊量超過13億次,籃球相關賽事及節目顯示出強勁實力。
傳統媒體營收結構單一
根據2000年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加強體育比賽電視報道和轉播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在我國境內的電視轉播權統一由中央電視臺負責談判與購買;國內重大體育比賽由央視牽頭召集各有關電視臺協商,制定合理的補償方式及電視信號制作標準,并由央視負責談判和購買電視轉播權。中央電視臺壟斷了全國約68%的體育賽事播出,其優勢在于頻道覆蓋廣、體育賽事資源豐富、國家政策扶持。因此,其常年處于國家體育轉播的第一梯隊,金字塔頂端地位毫不動搖。第二集團中,北、上、廣三地的體育頻道占據了央視五套之后的大半江山。其中上海“五星體育“從2012年開始進行市場化運作,整合各方資源,收購CSPN 51%股權,成為控股股東,進軍體育市場。
體育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他們都有自身特點,相互之間補充。觀眾主要通過電視媒體觀看體育賽事,所以電視媒體市場在體育全球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國傳統電視媒體收入模式較為單一,廣告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不同于網絡媒體,傳統電視媒體的收入渠道較為單一且無付費訂閱 收視收入,央視、五星體育、北京體育和廣東體育等主要體育電視媒體 90%以上的收入來自于廣告,其它很小一部分為 頻道賽事、活動、節目制作和增值服務等。
新媒體多維互動,發展勢頭迅猛
近些年,新起的新媒體通過對賽事的多為互動,為傳統媒體帶來更加多樣化的營收渠道。以2018年世界杯為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世界杯的轉播報道中,開創全新生態模式,多終端協同合作。一方面在電視、視頻網站同步直播,另一方面與咪咕和優酷合作,為二者提供直播權益。在總臺主導、多平臺共同參與的傳播生態下,俄羅斯世界杯的傳播取得突出成績,視頻點擊量超過52億次。
此外,總臺推出“巔峰對決Live”和“烏拉世界杯”兩個微信小程序,通過直播互通答題、為球隊助力等方式與用戶進行實時互動。在此次世界杯報道中充分顯示出總臺融合報道的超強凝聚力和創新能力,為之后大型體育賽事的傳播提供借鑒意義,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多平臺協同傳播的新生態矩陣。據了解,2018年,央視世界杯新媒體廣告收入達1.5億元。
目前,下一個周期的重要賽事的媒體版權已經塵埃落定,主要是愛奇藝、優酷體育及騰訊體育三分天下。自樂視倒下之后,蘇寧體育和騰訊體育便成為了體育賽事版權的兩大巨頭,騰訊擁有 NBA的獨播權,而蘇寧體育也擁有英超、德甲等足球領域重大賽事的獨播權。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體育產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體育產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體育產業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