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全景圖譜》(附政策、市場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汽車零部件在通常情況下是指除汽車機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單個組件;部件指實現某個動作(或:功能)的零件組合。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居民消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車產銷量整體擴大,新車配套對汽車零部件的需求增長。同時,隨著中國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提升,在汽車維修和汽車改裝等后市場中對零部件的需求也逐步擴大,對零部件的各項要求也越來越高。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在近年來取得了良好發展成就。
產業簡介:覆蓋范圍廣,產品種類多
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上下游產業主要是指其相關的供應和需求產業。上游主要是汽車零部件的原材料的供應產業,而下游則是對汽車零部件有需求的產業,包括汽車前裝市場和汽車后市場。
上游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影響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鋼材、鋁材、塑料、橡膠等)的價格的變動直接關系到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制造成本。下游對汽車零部件的影響主要在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產品的更新換代日益加快,這就要求汽車零部件行業加快技術創新,提供市場需求的產品;否則就會面臨著供給需求脫節困境,造成結構失衡和產品積壓。。
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的市場,包括鋼鐵、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塑料、橡膠、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其中,原材料需求量較大的有鋼鐵、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塑料、橡膠、玻璃。
下游包括汽車整車制造廠商、汽車4S店、汽車修理廠、汽車零部件配件商和汽車改裝廠。
政策推動:政策頻頻落地,助推行業健康成長
——政策頻發,行業要求逐步提高。由于每輛汽車需要的汽車零部件達到1萬個左右,而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在技術標準、生產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國家對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還缺少統一的法律規范以及相關政策,關于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相關的政策主要分布于汽車產業的相關國家政策當中。
從整體來看,國家正在促進我國汽車行業調整升級,鼓勵研發制造高質量、高技術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車,對新能源汽車保持著較大的扶持力度。一系列汽車產業政策的發布,無疑對零部件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產業規劃指引行業健康發展方向。為促進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積極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頒布了行業相關政策發展規劃,
2016年3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建立汽車產業創新體系,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并提出了具有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新車滲透率要達到50%。2016年12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到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或產品,確有必要進口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可按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規定,享受進口稅收優惠。
2016年12月1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一次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地位。2017年4月25日,《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旨在落實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部署,推動汽車強國建設。
市場現狀:汽車產銷量整體提高,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不斷擴大。
——汽車產銷量整體提高。汽車行業是一個多層次一體化的行業,能夠在一定程度反映國家的經濟發展運行情況。近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穩步提高,工業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國汽車產銷量整體提高。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量處于不斷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汽車產量為2780.9萬輛,汽車銷售為2808.1萬輛,銷量連續十年蟬聯全球第一。但是受到經濟增速回落,中美貿易戰、消費信心下降以及購置稅優惠政策推出的影響,我國汽車產銷量均出現小幅回落,其中汽車產量下滑4.16%,汽車銷量下滑2.76%。
——汽車保有量穩步提升。2012-2018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2%。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4億輛,比2017年增加2285萬輛,增長10.51%。從車輛類型看,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到2.01億輛,首次突破2億輛,比2017年底增加2085萬輛,增長11.56%,是汽車保有量增長的主要組成部分。
2012-2018年,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47%,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比重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約為1.89億輛,較上年同比增長2.16%,私人汽車保有量占全部汽車保有量的比例達為78.75%。
——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不斷提高。中國汽車產銷量的整體提高為我國新車零部件配套市場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同時不斷增長的汽車保有量下,汽車維修與改裝對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促使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不斷壯大。根據中汽協數據,2017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7392億元,同比增長8.20%。2018年,雖然我國汽車產銷量下滑,但是汽車保有量增長下汽車后市場對零部件需求提升,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依然保持穩步增長,銷售收入突破4萬億大關,增速約為7.1%。
——汽車零配件進出口金額呈擴大趨勢。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穩步發展之下,我國汽車零配件的進出口得到良好發展。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5年受到全球經濟低迷與傳統出口市場萎縮的影響,我國汽車零配件進出口金額有所下滑;2018年雖然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是中國汽車零配件保持了穩步增長,進口金額為2309.5億元,出口金額為3307.42億元,貿易順差為1318.2億元。2016-2018年,我國汽車零配件保持良好發展趨勢,長期處于貿易順差狀態。
競爭格局:私營企業數量眾多,汽車玻璃寡頭壟斷
——中國零部件企業整體落后于西方。2018年6月,《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在普華永道支持下發布了2018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榜單顯示,日本26家汽車零部件汽車上榜,排名第一;美國第二,有21家企業入榜;德國以18家上榜企業位列第三。中國上榜企業有8家,高于第五名的韓國。但是中國8家(包含被國內企業收購的耐世特和普瑞)上榜企業2017年營業收入共計327.32億美元,低于韓國上榜企業的515.44億美元。整體來看,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雖然上榜數量排在全球前列,但是企業平均營收規模較低,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與發達國家仍有較為明顯的差距。
——私營企業占比接近50%。由于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放開了股比限制,外資零部件巨頭紛紛在中國汽車市場上以獨資或控股合資的方式建廠,向合資品牌車企提供配套零部件,占據著中國零部件市場較高的市場份額,攫取了巨大的利潤,也擠壓了本土零部件企業的生存空間。
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超過一萬家,其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占比達22.2%,而股份制企業、國有企業占比相對較少,私營企業占比接近一半。但私營企業絕大多數為小型企業,小型企業占私營企業的數量超過70%。
——汽車發動機巨頭眾多。汽車玻璃是汽車車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護作用,按所在位置分為前擋風玻璃、側窗玻璃、后擋風玻璃和天窗玻璃。汽車玻璃市場需求來自兩大塊:一是OEM市場,主要是給當年新車配套;另一部分是AM市場,主要是售后維修。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主要汽車發動機廠商競爭較為激烈,巨頭眾多。2018年一汽大眾汽車發動機銷量突破兩百萬輛,領先于上海大眾52萬輛。中國自主品牌浙江吉利、長城汽車、重慶長安汽車發動機年銷量超過70萬輛。
——汽車玻璃處于寡頭壟斷狀態。汽車玻璃是汽車車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護作用,按所在位置分為前擋風玻璃、側窗玻璃、后擋風玻璃和天窗玻璃。汽車玻璃市場需求來自兩大塊:一是OEM市場,主要是給當年新車配套;另一部分是AM市場,主要是售后維修。
從近幾年的市場結構來看,汽車玻璃行業集中度很高,市場呈現出寡占市場結構。其中: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是汽車玻璃行業的龍頭企業,兩者汽車玻璃業務收入之和占整個汽車玻璃行業70%以上市場份額。此外,上海耀華皮爾金頓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中福瑞達有限公司和洛陽北方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份額也比較高。
發展前景:汽車售后市場成為主要增長點,行業向好趨勢不變
受到"重整車、輕零件"的政策傾向影響,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長期面臨技術空心化危局。大量中小規模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產品線單一、技術含量低、抵御外部風險能力弱。近年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攀升使得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波動下滑。《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供應商,形成從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體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過1000億規模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進入全球前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
未來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將逐步提高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掌握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在自主品牌整車企業的發展帶動下,國內零部件企業將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外資或合資品牌占比將有所下降;同時我國目標在2025年形成若干家進去全球前十的汽車零部件集團,行業內的兼并將會增多,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隨著汽車產銷量觸及天花板,汽車零部件在新車配套領域發展有限,巨大的售后市場將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增長點之一。
受益于國內外整車行業發展和消費市場擴大,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盡管去年汽車消費市場轉冷,但長期向好勢頭不變,汽車零部件行業仍面臨較大的發展機遇。來自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為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隨著技術創新,我國國內零部件配套體系逐步與世界接軌,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仍降保持梁海鷗發展趨勢。前瞻預測,至2024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5.7萬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零部件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