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全景圖譜》(附現狀、競爭格局、趨勢等)
2019年1月21日,由中聯重科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正式啟動。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投資1000億元、占地9000余畝,匯集中聯重科在長沙地區現有的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路面機械、消防機械等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未來之城”備受業界矚目,也標志著中聯重科開啟了打造世界一流裝備制造產業新高地的新征程。在基建投資不斷增長的刺激下,工程機械需求量大幅增長,同時也推動著我國優秀的工程器械制造企業不斷向國際化、規模化和綜合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程機械制造大國。
工程機械是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概括地說,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稱為工程機械。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工程機械產業上游主要為提供制造工程機械產品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材料行業、電機行業和零部件制造業,如工程機械用鋼材、內燃機、液壓系統、軸承、輪胎等。中游包括挖掘機、起重機、壓路機、推土機等不同類型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下游主要為對電線電纜有需求的行業,如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礦山挖掘、水泥以及農村建設等。
基建需求、國家政策,共同促進產業發展提速
受中美經貿爭端等外部因素影響, 2018年10月以來,國家財政、貨幣政策再度向穩增長方向調整,國家層面更是多次發聲,要求補齊基建短板,擴大基建投資規模。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也為2019年全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持續加大定下基調。截至2019年2月底,全國31個省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均已出爐,各省市基建投資計劃也相繼發布。2019年交通、水利等傳統基建仍為重點投資領域。
根據2019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的計劃,2019年計劃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1.8萬億元左右。2019年將確保投產新線6800公里,其中,高鐵3200公里,預計2019年預計投資規模將創新高,鐵路、公路、水路建設投資將超過2.6萬億。
其他傳統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也不斷重磅出臺,擴大基建投資規模,如北京市、河北省冬奧場館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基建投資持續加大,將提升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促進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提速。
除了基建領域需求不斷加大之外,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也是推動工程機械產業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國家層面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政策分為兩方面,一方面,通過制定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規劃,財政扶持,重點項目立項等直接措施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另一方面,加大環保要求,要求排放不達標的工程機械設備退出市場,在需求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刺激用戶對新設備,清潔能源設備的更替。
市場規模飛速增長,全球占比或超美國
由于基建投資規模不斷提升,帶動工程機械下游產業需求不斷增長;加之國家層面政策頻發,兩者共同推動我國工程機械市場規模飛速增長。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鑒》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程機械銷售額達到183.15億美元,較上年同比增長81.11%。根據工程機械主要組成部分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等產品2018年銷量增長幅度預計,2018年,中國工程機械銷售額將會繼續保持飛速增長,預計銷售額將會超過315億美元。
從全球來看,無論從工程機械銷量還是銷售收入來看,中國都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工程機械制造大國;裝載機、挖掘機、汽車起重機、壓路機、叉車、推土機、混凝土機械等一大批工程機械產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在央視《大國重器》欄目中,一批行業企業研制出的一系列超級裝備解決世界級施工難題,在極端工況下展示著中國制造的實力與魅力,彰顯我國工程機械制造水平和能力。
2011-2017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2011年大批更新換代之后進入了長達5年的蟄伏期,在2017年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基礎上,工程機械行業再次迎來爆發,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鑒》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約880億美元(該統計數據范圍主要以土方機械、路機為主),中國市場銷售工程機械收入183.15億美元,僅次于美國排名全球第二。2018年中國工程機械主要品類銷量增長在30%以上,預計銷售收入將達到290億美元,超過美國,再次躍升全球第一。
從銷量上看,2011-2017年,中國工程機械銷量僅在2015年、2016年兩年時間低于美國,其余時間均牢牢占據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年鑒》數據,2017年,中國工程機械銷量為21.71萬臺,比美國17.32萬臺的銷量高出近5萬臺;2018年,中國工程機械銷量預計將達到35萬臺,與美國工程機械銷量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力爭上游。通過并購、重組,激發競爭活力,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以國內各大主機企業為代表的自主知名品牌,在國外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根據國際權威統計機構KHL發布的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排行榜中,前十名中國有2家企業上榜,分別是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前二十強中國有3家企業上榜,中聯重科排名第13位。在全球前二十強工程機械企業榜單中,美國、日本和中國分庭抗禮,美國和日本各占據四個席位,中國占據了三個席位,中國工程機械制造企業排名較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再次凸顯我國工程機械制造強國實力。
工程機械種類繁多,挖掘機、起重機占比靠前
我國工程機械種類繁多,是全球工程機械產品類別、產品品種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擁有20大類,109組,450種機型,1090個系列,上萬個型號的產品設備。正因為我國工程機械品類齊全,系列化、成套化優勢突出,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工程機械裝備保障。
從市場結構來看,挖掘機、起重機、壓路機以及推土機這四個工程常用器械占據了我國工程器械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份額,其中,挖掘機為工程機械中的明星產品,占據市場絕對主流地位,2017年銷量占比為57.22%;其次為起重機,占比12.94%;壓路機和推土機銷量略低,分別占比5.18%和2.14%。四種產品合計占比77.47%。
挖掘機:銷量飛速增長,國產份額提升
工程機械的主流產品挖掘機銷量在近3年飛速增長,銷量增長率都保持在20%以上,也正是因為挖掘機銷量的增長帶動了我國工程機械銷量的增長。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行業統計數據,2018年納入統計的25家企業共計銷售挖掘機產品20.34萬臺,同比增長45%,國內市場銷量(統計范疇不含港澳臺)18.42萬臺,同比漲幅41.1%。出口銷量1.91臺,同比漲幅97.5%。2018年挖掘機銷量增速較2017年的99.5%的高增速有所放緩,但2017年的超高增速來源于2016年的較低基數。在2017年挖機銷量已達14.03臺的大基數前提下,2018年仍然實現45%的增長,絕對銷量突破歷史新高。
挖掘機的國產率近年來也不斷攀升,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數據,2018年,挖掘機國產份額上升至56.11%,日韓、歐美品牌份額分別占比27%和20%,國產品牌已成絕對主導。
從挖掘機的市場占有率來看,隨著競爭態勢越發激烈,中小型工程機械企業,實力較弱的外資工程機械企業逐漸被淘汰,龍頭企業市占率不斷提高。目前,我國挖掘機行業集中度較高,CR4為55.54%,CR8為78.29%。2018年,三一重工、卡特彼勒、徐工和斗山市占率分別為23%、13%、11.5%和8%。未來隨著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可能出現幾家龍頭劃分市場的多寡頭競爭格局。
壓路機:市場相對集中,徐工份額領先
壓路機銷量增長較挖掘機相對平穩,根據中國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數據,2018年,中國壓路機銷量為1.84萬臺,較上年同比增長5.48%。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壓路機行業市場相對集中,CR4為55.61%,CR8為76.87%,徐工作為市場上的絕對龍頭,市場占有率超過18%,從2015年開始,徐工市占率持續上升,到2018年,徐工市占率達到27.49%。壓路機行業市場份額逐漸向行業龍頭集中,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
推土機:CR4超過80%,山推為絕對龍頭
2012-2018年,推土機銷量波動較大。2015年為行業低谷,銷量僅0.2萬臺,2015年以后,行業迎來擴張期,推土機銷量飛速增長。2017年,中國推土機銷量為0.76萬臺,較上年增長33.17%。
在行業集中度和市場占有率上,山推占據絕對的龍頭地位,2018年山推推土機銷量占比達到64.5%,占據過半市場份額。推土機市場行業集中度極高,2018年84.74%的銷量由前四家企業壟斷,95.29%的銷量由前八家企業壟斷。
起重機:市場格局三足鼎立,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
起重機包括汽車起重機和隨車起重機。2016年以后,起重機銷量增長迅猛,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數據,2017年,中國起重機銷量增速為86.57%;2018年,中國起重機銷量達到4.64萬臺,較上年同比增長48.44%。
在行業集中度和市場占有率上,起重機行業呈現三組鼎立局面。我國汽車起重機銷量前三名企業分別為徐工、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2018年分別占據45.7%、23.1%和22.4%的市場份額。徐工擁有絕對優勢,三一重工市場份額近年來不斷提升,逐步發展到與中聯重科齊頭并進。行業集中度CR4由2015年的87.12%提升至2018年的95.23%,產品加速向龍頭集中。
再制造成為重要標簽,智能化轉型大勢所趨
2017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生變革的一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大,下游需求擴張導致各類產品銷量迅猛增長,行業景氣度回升。2018年,各類產品銷量增速趨于穩定,2019年1月,挖掘機、推土機及起重機銷量分別為11756臺、286臺、3807臺,產品銷量增長放緩,行業景氣度穩中有升,隨著保有量迅速積累,預計工程機械各產品銷量增速將繼續放緩。
在市場競爭方面,市場份額將繼續向龍頭企業傾斜。2018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體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強者恒強的趨勢,市場份額向龍頭集中。龍頭企業在產品、渠道、售后等方面比較完備,當行業需求回升,迅速占領市場份額。隨著市場成熟度提高,傳統機械領域的優秀企業通過產品質量、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等形成正向循環的份額提升。
未來,我國環保標準不斷趨嚴,更新換代需求是工程機械產品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根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通知,2020年年底前,全國將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的排放標準,國內部分城市已經提前進入國四標準狀態,這也意味著綠色環保將是2019年的重頭戲,這也將帶動新一輪的產品需求。
再制造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重要標簽,工程機械再制造產品比新產品的制造節能60%,平均有55%的部件都可以被再利用,制造過程中可以節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再制造追求低碳、環保、綠色制造,既符合我國逐漸趨嚴的環保要求,又能節約企業成本,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根據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電線電纜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電線電纜生產企業、科研單位、銷售企業、投資企業準確了解行業當...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