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第四節 夯實基礎體系
切實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我省旅游業發展的一項先導性、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來抓,重點構建舒適便捷的立體旅游交通網絡,加快推進旅游信息化建設,著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強化旅游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旅游立體交通建設
依托現有交通體系,推進我省旅游目的地立體交通網絡建設。提升旅游景區可達性,促進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加快對接快速交通體系。著力解決我省藏區、老區、貧困區域以及重點項目的旅游交通瓶頸問題。加快推進城際鐵路建設,加開出入四川的旅游專列。加大岷江、長江等內河航段的游線開發。積極推進亞丁、紅原等支線機場建設,健全旅游包機服務。
(一)加速建設對外交通運輸體系。加速成都門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積極拓展雙流機場國際直飛航線,加快成都到國內主要客源中心的高鐵建設。此外,加速亞丁機場、紅原機場等支線建設和九寨溝、廣元、達州、攀枝花等出川通道節點樞紐的建設,構成中心主導、次級支撐、節點推動的對外交通運輸體系。
(二)優化內部旅游交通運輸體系。優化省內中心城市、干線公路、鐵路、機場等到重點旅游景區的旅游公路,提升旅游發展重點縣之間、縣到景區的旅游公路,完善與主體交通設施能力相適應的旅客集散和中轉系統,形成舒適、便捷、安全的旅游立體交通網絡??茖W規劃建設景區外部和內部交通方式與線路,實現快進慢游。旅游景區外部交通要暢通快捷,景區內部道路、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突出環保和以人為本,符合建設標準。
(三)規劃建設旅游交通產品。大力發展假日旅游專列、城際旅游專列、旅游游輪、城市公交旅游直通車等,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推進旅游與交通的融合發展,率先在全省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建設城市綠道,逐步形成全省綠道網。
(四)加快完善旅游交通服務設施。以旅游交通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加快推動旅游交通服務設施建設。
自駕游基礎設施。根據道路條件和景區分布,加快完善自駕車游覽系統、補給系統、應急救援系統、管理保障系統。采取優惠措施吸引投資者,加快興建一批自駕車營地與汽車旅館。
旅游集散中心體系。以自助游、自駕游為主要服務對象,根據旅游目的地的品位及分布,“十二五”重點建設成都旅游集散中心門戶,攀枝花市、瀘州市、廣元市、樂山市、西昌市5個區域旅游集散中心,其他區域性旅游中心城市逐步配套建設旅游集散點。
旅游標識標牌。全省高速公路、國省道要完善旅游標識標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旅游重點縣要率先完善旅游交通引導系統,在重要交通節點、換乘點設置旅游交通導覽圖。
專欄7 旅游交通建設
旅游公路網建設。完善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對外聯系通道,提高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縣域交通主干道之間的連接線道路服務水平。充分考慮旅游業發展需求和交通建設實際,做好規劃和項目對接,重點傾斜、積極支持旅游公路建設。
自駕游基礎設施建設。建設100個自駕車營地、100個汽車旅館。2012年前,建成20個不同類型的自駕車營地示范點。
旅游集散中心體系建設。2012年前,重點建設成都旅游集散中心門戶,攀枝花市、瀘州市、廣元市、樂山市、西昌市等5個區域旅游集散中心。“十二五”末建設旅游集散站、點80個。
旅游標識標牌建設。全省高速公路、重要旅游支線公路完善設置旅游標識標牌;支持國家A級景區、省級重點景區完善標識標牌。預計共需建5500個旅游標識標牌。
城市休閑綠道建設。2012年前,在5個優秀旅游城市建設具有示范性的城市休閑綠道。“十二五”末,所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完成城市綠道建設。
二、著力推進旅游信息化建設
(一)加強旅游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
利用全社會信息化基礎,加強旅游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旅游景區、旅游交通干線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熱點區域的無線寬帶網絡覆蓋,推進信息化網絡向旅游鄉村延伸。
加強市、縣及旅游企業信息化基礎工作。加強旅游城鎮、景區及道路沿線等旅游信息化建設,嚴格旅游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鄉村旅游示范點及鄉村酒店等信息標準化實施,力爭2年內所有A級旅游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鄉村旅游示范點及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旅游信息標準化分級達標。
加強旅游信息化安全保障。逐步建立以身份認證、授權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旅游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信息安全培訓,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水平。
(二)建設多層次、開放式服務的旅游信息化應用平臺體系。
按照《中國旅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總體要求,完善旅游服務基礎信息資源建設,構建適應現代旅游方式,滿足管理行業、服務企業和服務游客的信息化應用平臺體系。
加快旅游政務平臺建設。建立面向全旅游系統、服務旅游企業的高效協同辦公、行業數據自動采集、行業職能有效支撐、行業應用集中統一的政務信息系統和行業管理系統。建立全省旅游系統運行調度和應急救援聯動指揮系統,提高旅游運行管理和應急救援水平。
打造旅游咨詢服務平臺體系。構建面向全球、全面準確、更新及時、方便智能、公信力強的公眾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系統。加強政府引導和推進力度,促進公益性和市場化相融合,規范咨詢企業市場行為。
推進旅游電子商務平臺體系建設。建立數據標準統一、業務應用集成、安全有效可靠的電子商務平臺。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健全旅游電子商務交易規范和技術標準,建立旅游企業信用評定制度,推動全社會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
(三)積極探索新技術在旅游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推廣移動信息技術對在途游客的服務應用,利用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隨身的優勢,加快移動旅游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充分利用“三網融合”契機,不斷拓展新網絡、新渠道、新方式營銷手段,構建跨網絡、跨平臺、跨終端、跨空間的網絡營銷平臺體系,促進各種新技術在旅游營銷與旅游服務中的應用,實現傳統旅游營銷向現代旅游營銷模式轉變。
提升目的地城市旅游信息化應用水平。率先在成都市開展“智慧旅游”創建工程,逐步向其他目的地城市和景區梯次推進。
專欄8 旅游信息化建設
“一庫三網”工程。建設旅游基礎信息數據庫,搭建旅游政務網、旅游咨詢網、旅游電子商務網。
“智慧旅游”試點工程。3個智慧旅游城市(成都市、綿陽市、樂山市),10大智慧景區(九寨溝、黃龍、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樂山大佛、劍門關、閬中古城、蜀南竹海、李白故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