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
第三節 土地利用形勢
一、總體形勢
自《吉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7-2010年)》實施以來,吉林省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得到落實,調控和引導土地利用的成效日益顯現:
一是耕地總量長期實現動態平衡,始終保持了基本農田面積穩定。通過大力加強耕地保護,為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是各業各類用地得到統籌安排,有效調控了用地需求。堅持調控總量、控制增量、盤活存量,積極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不斷增強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有效控制了非農建設用地規模,保障了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用地需求。
三是持續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過規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規劃、設計、立項、施工與竣工驗收,推動全省土地的合理開發、整治、利用和保護,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對吉林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是加強生態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按照生態省建設要求,積極推進生態建設,完成了規劃確定的退耕還林還草還水任務,新增耕地中土地開發所占比例逐年降低。
五是加強管理和宣傳教育,提高了全社會按規劃用地的意識。通過加強建設用地預審和規劃審查,認真執行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非農業建設、土地開發整理等行為的強制規范作用逐步增強,各類建設基本控制在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各項土地開發活動基本控制在規劃允許范圍內;同時,通過大力宣傳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加大對違反規劃用地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用地、按規劃用地的意識正逐步深入人心。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吉林省經濟社會形勢發展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土地利用的總體安排寄以更高的期望值;二是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傳統產業布局調整和新興產業崛起,導致土地需求總量增加、結構和開發利用模式轉型升級;三是分稅制財政體制的確立,調動了地方和部門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投資拉動戰略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現,地方和部門的土地需求更加強烈,增加了統籌土地利用的難度;四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用地需求不斷增加,生態用地供需矛盾在吉林這一重型經濟結構的省份更加尖銳;五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和農民市場化組織程度的提高,土地對農民的長遠利益呈剛性增長,增加了土地宏觀調控的成本。
二、面臨的機遇
準確認識、全面把握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面臨形勢,是科學修編規劃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將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緩解土地需求壓力、提高土地產出效率奠定重要思想基礎和工作指引,為規范、約束和監督土地利用行為創造難得的歷史機遇。
一是在推動加快發展中把握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堅持從省情出發,遵循規律,把握趨勢,切實轉變增長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全面協調可持續軌道,正在成為全省人民的共同行動,為建設土地節約型社會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是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以來,2700萬吉林人民始終把加快發展擺在首要位置,抓住發展機遇,鼓足發展勁頭,強化發展措施,優化發展結構,提高發展效益,GDP和財政收入增速近年來一直處于全國前列,為加快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儲備了強大的經濟實力。
三是進入21世紀,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堅持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最終目的,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營造出全省人民謀發展、促發展、快發展的氛圍,為加強土地保護和管理創建了適宜的社會環境。
四是吉林省科技教育事業相對比較發達,人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相對較高。近年來,吉林省充分發揮科技教育優勢,實施了一批重大基礎科學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產業技術攻關和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加創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施人才興業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為土地資源的科學開發利用提供了充分的智力支撐。
三、應對的挑戰
吉林省正處在城鎮化、工業化加快發展的特定階段,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將持續保持旺盛的用地需求,土地資源保護和保障難度不斷加大。
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外延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經濟發展中心與黑土帶在中部地區重疊,東西兩翼生態壓力大、發展任務重,協調經濟發展、耕地保護與生態建設的任務相當艱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