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0—2015年)
四、產業布局
在西安高新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研究開發,加快建設生物醫藥創新研發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鼓勵開發國家一、二類新藥和臨床新藥,輻射帶動全省生物醫藥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積極打造3平方公里全球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基地,承接全球創新藥物研發,組織實施國家和全省重大創新藥物專項,培養新藥開發高端人才,孵化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等。
在楊凌示范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制造,加快建設5.5平方公里生物醫藥生產基地,積極開展現代中藥和保健產品的生產,加快推進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化項目,扶持壯大一批醫藥企業,輻射帶動全省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化發展。
在陜南三市重點開展生物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加快建設生物資源種植和中間體、原料藥加工生產基地,帶動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
成立省生物產業發展協調委員會生物醫藥專業委員會,由主管副省長任主任委員,省發改委、科技廳、財政廳、衛生廳、教育廳、工信廳、藥監局等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加強對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設立省生物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生物醫藥專業委員會,就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和論證,為協調委員會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二)建立多元化的生物醫藥產業投融資體系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加大對生物醫藥技術研發及其產業化的投入,省級重大科技創新、產業引導資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以及支持區域性發展資金等都要對重要生物醫藥技術產品研發、產業化示范項目給予重點扶持。設立省生物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搭建生物產業發展融資平臺和擔保體系,鼓勵、引導社會資金重點投向生物醫藥產業。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金融機構資金用于支持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選擇一批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發行企業債券,積極推進一批業績良好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融資。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多渠道吸引國內和境外資本投資我省生物醫藥產業。
(三)建立目標責任制和項目公開招標制
組織實施省生物醫藥產業重大專項,建立規范高效的運行機制。對于我省生物醫藥產業重大戰略性技術和創新產品的研發項目,已經進入Ⅱ期臨床研究的,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面向全社會確定承擔單位,簽訂項目目標責任書,明確項目建設目標、內容和期限,省生物產業創業投資基金給予支持。
(四)建設高素質的生物醫藥人才隊伍
建立全省生物醫藥產業人才庫,通過進修、出國培訓、參與國際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等多種途徑,幫助現有人才加速知識更新,提高綜合能力。整合省內現有的生物醫藥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的教育資源,優化學科設置,擴大培訓規模,加強校企合作,為企業輸送符合需要的工程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貫徹落實國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制定我省生物醫藥產業高級人才引進計劃,完善引進方式和配套政策,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和科技人才來陜創辦生物醫藥企業,從事生物醫藥技術研究和開發工作。
(五)落實生物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
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經濟競爭力的決定》、《國家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有關稅收政策。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物醫藥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用稅收杠桿鼓勵生物醫藥企業增加研究開發投入,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根據生物醫藥產業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長周期等特點,研究和制定我省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
(六)營造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擴大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醫藥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納入醫療保險目錄。建立財政性資金優先采購自主創新生物醫藥產品制度。加強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區域內金融、物流、信息、擔保等服務體系建設,盡快完善和壯大省內藥材交易市場,形成在國內有影響力、適合我省中藥材發展的交易場所,促進生物醫藥企業向西安、楊凌等核心區聚集。完善生物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依法保障知識產權所有者的權益,支持我省生物醫藥研發成果優先在省內進行轉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