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0—2015年)
(三)現代中藥工程
按照國家GAP(中藥材種植質量管理規范)要求,加強我省道地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制訂和完善中間體、原料藥和中藥飲片標準體系,利用超臨界萃取、分子蒸餾、超微粉碎、大孔樹脂吸附、生物色譜等現代分離純化技術,重點推進中藥提取物、中藥飲片、原料藥等中間體的研發和生產;開展中藥劑型的改造和二次創新,加快治療心血管、腫瘤、肝炎、骨質疏松、血液病、腎病、胃消化等疾病的中成藥開發,依托我省優勢原材料資源加大保健品開發力度,擴大市場規模,集中打造幾個著名品牌和一批知名企業。
專欄3 現代中藥
完善西部植物化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藥飲片、中藥與天然藥物等工程研究中心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丹參、絞股藍、山茱萸、黃姜、天麻、黨參、西洋參、附子、豬苓、秦艽等我省道地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構建黃姜、絞股藍、葛根三大產業鏈,形成杜仲、天麻、西洋參、山茱萸、盤龍七等五大中成藥系列產品,把陜南建成國家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和中藥中間體、原料藥、中藥飲片生產示范基地;
加快我省腦心通、金嗓系列、黃龍止咳顆粒、復方祖師麻貼、復方皂礬丸、平消膠囊、芪天扶正膠囊、山海丹膠囊、婦炎舒膠囊 等產品二次開發和升級,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療效,鞏固、提升和擴大已有市場。
加快人造虎骨粉、艽龍膠囊、復方腎康靜脈注射液、復方皂礬丸、五脂軟膠囊、安體欣祛斑調經膠囊等中藥創新藥物的產業化和規?;?,開展秦龍苦素、染料木素、白藜蘆醇脫氫二聚體、黃姜素、黃龍通絡膠囊、紅山膠囊、苦馬豆素等新藥的臨床研究和產業化。
(四)生物醫學工程
重點開發生物醫學材料、人造皮膚、人工骨、心臟起搏器等器件及制備技術;發展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易操作的社區和家用醫療器械;加大重大疾病的急救、診療、康復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力爭在關鍵技術、關鍵元器件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擴大我省醫療器械的銷售市場和出口創匯能力。
專欄4 生物醫學工程
組建陜西省組織皮膚工程研究中心,進一步提高人造皮膚的技術開發水平;
重點開發聚乳酸(PLA)、聚羥基烷酸(PHA)、類人膠原蛋白、鈦合金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材料;提升和穩定心臟起搏器、聚焦透鏡、前列腺激光治療儀、實時熒光定量基因擴增PCR儀等電子醫療器械產品的質量,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
(五)生物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工程
加強我省生物資源調查與保護研究,建立生物資源保護體系。重點開展秦巴山區和黃土高原生物物種多樣性調查,加強對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性研究,建立我省生物物種種質資源庫和菌種庫,結合不同物種的特異性,建設6-10個生物物種種質資源保護區和植物種質資源圃。建立生物資源的評價、鑒定、保護與利用技術體系,實現我省生物資源由數量型收集向質量型保護與利用轉變。加強秦巴山區自然保護區特別是珍稀動植物保護區建設,把秦巴山區建成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生物資源富集區。充分利用組培、基因和生物分離等現代生物技術以及馴養繁殖的科學試驗,對優勢特色生物資源進行保護和修復,促進我省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
(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大力推進生物醫藥技術領域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采取政府資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的原則,進一步加強以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西部植物化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代表的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陜西省新型疫苗工程研究中心、微檢測系統工程研究中心、脂質體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級創新平臺建設。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陜西省生物醫藥研究院,提供系統、高效、開放、共享、符合國際規范的藥物研發服務,研究開發出一批療效獨特、使用安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外市場前景良好的創新藥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