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完善教職工聘用制度。加強在職教師管理,進一步完善教師退出和淘汰機制。根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要求,積極穩妥實施學校崗位設置,做好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與崗位設置工作的銜接。提高農村學校高級教師比例。建立有利于調動教師積極性,有利于學校自主發展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師任用機制。
建立有利于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教師流動機制。加大城區學校為農村學校頂崗培養教師力度,促進校際骨干教師的柔性流動。繼續面向社會招考農村學校教師,在保證農村任教年限的前提下,完善校際流動辦法。引導教師向缺編和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未滿崗學校流動。建立公民辦學校之間教師適度流動的機制,完善民辦學校社會養老保險,加大對民辦學校管理隊伍和骨干教師隊伍的扶持。
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實教師績效工資,推進對教師的分類指導和分類管理,對不同崗位及工作的教師進行有側重、有針對性考核,健全教師績效考核與工資分配掛鉤機制。對長期從事特殊教育、班主任等特殊崗位工作,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逐步提高津貼補助標準。
繼續加強干部任用制度建設。加強后備干部的培養和使用,繼續選派教育骨干到農村學校任職,完善干部任期和交流制度,實施好干部校際交流和崗位輪換。加強學校管理者崗前培訓、任職資格培訓,促進校長專業成長,提升辦學理念和水平。
4.完善教育經費管理機制,依法保障對教育的投入。
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堅持政府投入為主,鼓勵社會資金以多種形式進入教育領域,完善多元化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確保教育優先發展。“十二五”期間,五中、六中、職教中心、八中、九中、大陳鎮中、佛堂二中、上溪鎮中、佛堂三小、稠江二小等一大批新建中小學投入使用。全面開展第四輪學校布局調整,加快學校擴建改造步伐,到2015年,90%以上中小學達到省標準化學校評定要求。
依法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制下的教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公共教育經費依法實現“三增長、兩提高”。確保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以上。征足用好國家、地方教育費附加,統籌安排相關政府性基金用于教育。進一步完善非義務教育學生成本分擔機制。盤活閑置教育資產,改善辦學條件。
建立各級各類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不斷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生均財政撥款定額標準。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十二五”期間,將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資助范圍。
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管理。建立科學、規范的教育經費及資產管理制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和經費支出結構。建立完善教育經費與辦學質量相掛鉤的評價機制,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建立教育投入績效考核、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把教育投入納入領導干部目標考核內容。進一步完善教育經費統計監測公報制度。逐步建立學校會計師準入和委派制度。加大教育經費內部稽查和審計監督。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
5.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增強教育發展活力。
理順政府管理職能。以轉變政府職能和簡政放權為重點,明確市、鎮(街道)兩級政府責任,促進管評辦分離,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以市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市級政府在人財物等教育資源的統籌配置功能,依法落實發展義務教育的財政責任,全面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建設。
轉變政府教育管理方式。切實履行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監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職責,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樹立服務意識,改進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減少和規范對學校的行政審批事項,依法保障學校充分行使辦學自主權。提高決策科學性和管理有效性。
建設現代學校管理制度。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擴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資源配置、合作辦學、社區服務等方面的自主權。建立學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機制。深化學校內部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學校法人治理結構。中小學、幼兒園完善校(園)長負責制,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引導社區和專業人士參與管理和監督。民辦學校依法設立理事會或董事會,完善理事會或董事會章程和辦學章程,保障校長依法行使職權,逐步推進監事制度。
6.深化辦學體制改革,促進公民辦教育協調發展。
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