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
五、水利建設投資
(一)投資需求
根據我市“十二五”水利發展目標和項目安排,初步測算全市“十二五”水利建設投資為106.76億元。
投資結構:流域防洪工程25.16億元,占23.6%;區域治理工程13.09億元,占12.3%;城市防洪20.06億元,占18.8%;水資源調配9.56億元,占9.0%;水環境整治8.70億元,占8.1%;農村水利22.91億元,占21.5%;節水型社會建設3.04億元,占2.9%;管理能力建設4.25億元,占4.0%。
(二)投資政策及資金來源
1、投資政策
按分級建設、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原則劃分事權。流域性防洪骨干工程以中央、省級投入為主,區域改善部分由地方配套;里下河水源調整、南水北調供水區配套等南水北調工程以南水北調基金和貸款為主,并申請中央投資補助;跨市的區域骨干工程(包括水資源保護工程)、水庫除險加固、堤防達標建設,由省、市、縣(區)共同投入,列入國家計劃的,申請中央投資補助;一縣(市、區)范圍內的區域治理(包括供水及水資源保護工程)及水閘、泵站加固改造,由縣(市、區)財政安排;城市(鎮)防洪排澇及水環境工程,由同級人民政府負責,省級適當給予獎勵;縣鄉河道清淤、圩區治理、山丘區水源等農村水利工程由縣鄉(鎮)政府負責并組織引導群眾投勞投資,省市加大扶持和引導力度;重點縣農田水利工程、農村飲水安全、節水灌溉與灌區改造、水土保持等列入國家計劃的工程,省級給予配套補助;水文、科技、隊伍建設及規劃前期工作及相關基礎研究工作經費,各級政府分級負責落實。
2、資金籌措
“十二五”爭取中央及省以上投資46.08億元,占43.2%;市級投資14.47億元,占13.5%;地方配套46.21億元,占43.3%。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劃分事權,通過分解目標、加強監督、嚴格考核的方式,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水利建設和管理責任,切實加強政府對水利的宏觀調控與指導。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水利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抓好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工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進一步落實各項配套措施和辦法,共同推進水利事業發展。同時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水利改革發展的檢查考核,把水利建設納入目標考核內容,由政府牽頭,水利、監察、國土、建設等相關部門參與考核、監督、驗收、評比等工作,真正做到責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二)投入保障
建立以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入機制。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確保當年可用財力的2%~4%用于水利建設。加大力度征收防洪保安資金、水利建設基金、南水北調基金等財政性資金,用于重點水利建設。從土地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的農業土地開發資金,要按規定比例用于農村水利建設。市、縣(市、區)城市維護建設稅要劃出15%用于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確保水資源費應收盡收。合理安排重點水利項目的土地供應,并落實供電優惠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優化水利投資結構,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和財政政策的傾斜力度,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增加投入,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資金需求。加強對水利專項資金的征收和監督管理,強化財政、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監察責任。
(三)政策保障
加強政策引導,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加強和規范行政許可與規劃管理,強化水利公共服務和涉水事務的社會管理,提升水利行業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政策、制度的研究,完善水利規劃體系,抓好重點區域水利規劃和有關專項水利規劃建設,強化規劃管理,維護規劃嚴肅性;改革政府投資項目的實施方式,建立健全“代建制”、“委托制”等管理模式;加強法制、政策和規劃的宣傳與引導,把水利納入公益性宣傳氛圍,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公眾參與,為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四)人才與科技保障
加強人才培養和機構能力建設,到2015年,各級水利部門要達到機構設置合理、職能配置科學、運轉高效的基本要求。基本完成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分類管理體制和崗位管理制度;大力培育學習型、實干型、創造型、奉獻型的水利干部職工隊伍。優化人才結構,培養和選拔優秀人才。全市水利部門的專業、年齡、層次結構趨于合理;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質、知識水平有較大提高。
加大水利科技投入,完善創新體系,健全科技成果推廣體系。圍繞南水北調、治淮、生態環境等重點工程建設,以及水資源配置、節水、水環境保護等要求,引進、開發、推廣高新技術;推進現代管理模式,提高水利建設與管理水平;加強水利技術監督,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到2015年,科技進步對水利發展的貢獻率達到55%以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