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專欄3工業能效提升十大工程
工業能效對標。制定45項節能技術和管理標準、30項產品單耗限額標準,培育50家能效對標示范企業,加強產品單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專項監察。
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推進600多家企業電能平衡工作,建成上海市用電設備管理信息平臺,加強能效檢測體系建設。
能效監控體系建設。完善工業能效監控平臺,重點推進5家企業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進10家企業建立可視化監控系統試點,實施50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在線監控。
節能技改專項。組織推進2400多臺工業爐窯節能改造和1500臺工業鍋爐清潔能源替代,推廣1000萬千瓦高效電動機和76萬千瓦變頻調速技術改造,落實18000臺S7系列及以下配電變壓器淘汰替換。
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組織實施1000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培育發展150家專業節能服務機構,實現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達100億元以上。
節能產品惠民專項。組織推廣高效空調400萬臺、緊湊型節能燈2000萬只、T5型熒光燈和LED等高效照明產品4000萬只,推廣應用調光控制及自然光利用等綠色照明技術。
清潔生產全覆蓋。推進2500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全覆蓋,建設5-10個清潔生產示范園區,推廣應用50個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和25項共性技術。
資源綜合利用及再制造。推進礦渣微粉、超高純氧化鐵磁性材料、電子廢棄物、冶煉鋼渣等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推進汽車零部件、打印機耗材、工程機械等產品再制造。
能量系統優化。推進鋼鐵、石化、電力等行業余熱余壓回收利用和能量梯級利用,加強裝置、工藝升級;推進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和煤化工多聯產試點。
低碳工業園區示范。建設10個低碳示范工業園區。重點推廣太陽能發電、集中供熱、分布式供能、高效節能產品裝備和系統節能技術,引導園區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碳審計、清潔生產審核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實施工業能效提升工程。對接國家工業節能減排專項,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組織實施工業能效對標、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能效監控體系建設、節能技改專項、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節能產品惠民專項、清潔生產全覆蓋、資源綜合利用及再制造、能量系統優化、低碳工業園區示范等十大能效工程,大力推廣應用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和技術。“十二五”時期,通過實施十大工程,實現節能量500萬噸標煤左右。
加強工業能效監控及管理。完善工業能效監控平臺,建立健全用能單位能效指標評估、監控、預測、預警體系,加強對區縣、園區、企業的節能監管,推進重點企業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在線監控。嚴格執行“批項目、核能耗”制度,綜合考慮產品單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土地產出效率等因素,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大力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審計后續整改和節能挖潛,加大產品能耗限額和淘汰落后設備執法監察。
(六)著力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加大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低效益的劣勢企業、劣勢產品和落后工藝調整淘汰力度,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十二五”期末,實現部分行業和領域的整體退出或產能壓縮,為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保障城市安全、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促進產城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推進重點行業調整淘汰。推進小型零星鋼鐵、傳統紡織印染、有色金屬冶煉、皮革鞣制企業全部退出;完成水泥、磚瓦行業整體調整,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基本完成零星化工及危險化學品生產、鉛酸蓄電池企業調整;嚴格四大加工工藝(電鍍、鑄造、鍛造、熱處理)準入并規范布局,壓縮減少企業(點)數;推進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一般橡膠塑料制品、落后通用設備等行業產能壓縮。
專欄4“十二五”期間重點行業調整淘汰目標
鋼鐵行業。2015年,完成小型、零星鋼鐵生產企業調整。
化工行業。2013年,外環線以內基本實現化工生產企業調整,2015年工業區外基本完成化工生產企業調整。
危險化學品行業。2012年,工業區外基本完成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調整。
紡織印染行業。2015年,實現傳統紡織印染企業全部退出。
水泥行業。2012年,完成行業整體調整,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控制生產總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