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市政園林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第十三節 完善道路網絡建設
13.1 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利用既有金溫鐵路城區段廊道建設鐵路溫州南至甌江口市域軌道交通線,2013年底前建成投用,開工建設鐵路溫州站和樂清分別至瑞安的市域軌道交通線;爭取開工建設鐵路溫州南至樂清、中國鞋都至永強機場、鐵路溫州站至黃田等城市軌道交通線。
13.2 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設。構建翠微大道拓寬及南延伸段(江濱路—站南路)、永瑞大道(望江路——環山南路)、文昌路改建及北延段七都南北汊橋(甌海大道——104國道)、濱海大道(江濱路——勞動路)、甌海大道西段及西延段(南塘大道——站西路——藤橋)、環山南路(永瑞大道——濱海大道),形成以“永瑞大道與甌海大道為十字骨架”的都市區級四縱兩橫快速路格局。
13.3實施城市主干道建設。建成寧波路北延(江濱A線——溫瞿公路)、廣化路南延(過境路——中興大道)、104國道甌海段改建工程(牛山-茶白公路)、惠民路南延(溫州大道——甌海大道)、中興大道(甌海大道——南塘大道)、曹龍大道(機場大道——環山北路)、環大羅山東路(環山北路——環山南路)、江濱路龍灣段(桃花島——龍騰北路)、六虹橋路西延(翠微大道——新高桐路)、黃嶼大道(湯家橋路——文昌路)、溫州大道東延(錢江路——甌海大道)、站南路東延(站西路——南塘大道)、南湖路(104國道——南塘大道),環山北路(中心大道——環山東路)形成七縱七橫的城市主干道路網。
第十四節 加快停車設施及慢行系統建設
14.1 停車設施。建設濱江商務區、新城、溫州站、客運中心站、甌海貨運站、甌海中心區及雙嶼客運中心7處環主城區P+R停車換乘場。建成楊府山公園、白鹿洲公園、九山公園、人民廣場等路外公共停車位。爭取“十二五”期末中心城市公共停車泊位達到規劃期(2020年)停車泊位需求量的80%,即總泊位量達到7.44萬泊位,規劃“十二五”末將實現每百輛小汽車擁有公共停車泊位約13個。建議在舊城區實施拆房建車庫工程。建成停車誘導系統,即完成城區停車誘導系統建設規劃,分期實施停車誘導系統建設。
此外,現行新改建城市建筑工程停車場(庫)配建標準執行溫州市停車發展專項規劃提出的配建建議標準。
14.2慢行廊道。“十二五”期間,建成“一橫兩縱”三條景觀休閑慢行廊道,1.濱江(甬溫鐵路—茅竹嶺)橫向廊道;2.古城—塘河(江心嶼—古城—白鹿洲公園—甌海大道)縱向廊道;3.會展商會區—行政中心(CBD—楊府山公園—世紀廣場—三垟濕地)縱向廊道。
第十五節 加快污水處理與污泥收集處置系統建設
15.1污水處理廠建設。建成1.梧田污水處理廠(8萬噸/日,1.6億元)。2.東片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10萬噸/日,2.0億元)。3.中心片污水處理廠一期改造和二期擴建(一期改造20萬噸/日,擴建10萬噸/日,4.0億元)、4.濱海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4萬噸/日,1.0億元)。5.濱海園區第三污水處理廠(6萬噸/日,1.5億元)。6.仙巖麗岙污水處理廠(3萬噸/日,1.0億元)。7.鹿城輕工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2萬噸/日,0.4億元)。8.三溪污水處理廠一期(4萬m3/日,,1.1億元)。9.仙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1萬m3/日)10.西片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15萬噸/日,3.0億元)及配套管網設施建設,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實現污水集中處理率95%的目標。
15.2 污泥處置設施。建成中心片污泥干化焚燒工程(240噸/日)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泥焚燒(1500噸/日)熱電聯產項目,使市區污泥處置率達到85%以上,實施中水回用工程。
第十六節 推進垃圾收集處置系統建設
16.1 垃圾處理廠建設。完成臨江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擴建工程1200噸/日,建成天長嶺綜合填垃圾埋場,處理率520噸/日,工程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庫容160噸/日,二期360噸/日,占地800畝,投資3.77億元;啟動龍灣垃圾填埋場和瞿溪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選址工作,同時開展垃圾分類處置的調研工作。
16.2環衛后方基地建設。完成總投資0.76億元,占地16畝南片環衛后方基地項目建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