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市政園林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第二十二節 深化事業改革
為促進我市市政園林事業的健康發展,按照國家對公用事業改革的管理條例,制定符合我市市政公用事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提速行政服務增效工作。推進公用事業投資市場形成多元化的結構,構建適度、有序、公平的市政公用市場競爭環境。
22.1推行市政公用行業特許經營。認真貫徹建設部《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經營城市理念,提出了建設資金“自求平衡、滾動發展、良性循環”的目標,基本確立了“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化融資格局。加大了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政府投資引導社會投資的作用明顯增強。出臺相關市政公用行業特許經營辦法和供熱、供水、供氣、公交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細則,全面放開市政公用市場。
22.2重視行政服務提速增效工作。實施聯合審批,完成“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即一個行政機關的審批事項向一個處室集中,行政審批處行政審批服務向中心集中;進駐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和審批授權到位),審批服務提速30%。完善市政園林業、招投標代理、造價咨詢、監理等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建立企業單位及個人的信用檔案,實現動態管理。
22.3建立健全市政公用行業價格激勵和約束機制。制定符合我市市政公用行業健康發展的收費體制,保證公用基礎實施平穩、有序、安全的運行,實施和完善價格收費差別化,推行階梯式的水價、超定額、超計劃用水加價制度;合理把握水價調整的力度和時機,防止集中出臺調價項目。研究制定天然氣價格與其他產品的比價關系,制定和實行燃煤價格的聯動指導意見,提高居民對天然氣的認識和普及。加強對污水排放管理,加強對排污收費和定價實行監控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污水排放的收費制度,科學推廣對分類排污放實行不同檔次的收費。各項調價過程中依法履行聽證制度,提高公用事業的服務水平。
第二十三節 著力行業監管
城市基礎設施是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切實保證市民的公共利益和安全,提升行業監管力度是對我市市政公共事業的健康平穩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認真執行建設部出臺《關于加強市政公用事業監管的意見》,推進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進程中,落實監管責任,抓好監管工作,促進市政公用事業的健康發展。
23.1加強公用事業市場秩序監管。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規定市場秩序,嚴格操作規程,完善項目競標制度,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23.2提高行業服務質量。按照“與民貼心、待民熱心、讓民舒心”的服務理念,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快研究,對研究出的解決辦法快落實,及時處理群眾所反映的問題。要強化服務督查,督促企業提高效率、改進工作。對企業服務情況采取現場督察、深入社區座談、用戶家中走訪等多種巡查方式,做到聽民聲、察民意、解民憂及時協調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23.3規范成本與收費體制。成本與收費監管是市政公用事業監管的重要內容。要積極配合市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成本約束機制和成本定期監審制度,定期公布經營狀況和成本信息,激勵企業改進技術、節能減排、降低成本;要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嚴格收費程序,統一收費標準。
23.4著力提高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設計標準。制定行業建設相關政策法規以保障市政公用設施的質量和安全運行,推進我市市政公用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工作。積極創建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努力提高市政行業的標準體系,并加快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發展的地方設計標準。
第二十四節 加強科技支撐
努力營造全方位創新的良好環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先進實用技術以及新能源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和產業化的步伐,以創新增強城市的競爭力,以創新提升城市的價值。
24.1構建人才資源支撐體系。強化政府引導和推動,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優化人才服務,落實保障措施,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注重選拔和鍛煉中青年優秀人才,培養學科帶頭人,加強行業隊伍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培訓,確保我市優質行業隊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4.2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利用新科技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治污技術水平提高,實現建設領域建設過程的資源節約。堅持以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優化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營造“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整體水平。
24.3實施市政信息化管理。隨之科技的創新發展,在全球化、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信息、科技產業取得了長遠的進步,為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市適時提出了《數字溫州建設規劃綱要》。因此在“十二五”期間,加快推進公共服務信息系統的建設,建成行業共享的基礎數據庫,實現行業資源共享、管理信息網絡化。加快全面推行市政公用服務“一卡通”工程,有效的整合對全市公用服務的監管。并通過信息化改造,利用科技支撐建設“數字市政”,實現我市市政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