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大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1-2015年)
(五)信息軟件產業。
信息軟件產業是指以信息的加工、處理、分析、開發利用為主導的服務產業,由電子信息設備銷售和租賃、電子信息傳輸服務、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其他信息相關服務組成。“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軟件業、服務外包業和信息服務業。
1.發展目標。
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以“兩化融合”、“三網融合”和園區建設為抓手,堅持創新發展思路,優化完善產業發展環境,集聚培育產業發展平臺,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中國軟件名城”、“天堂硅谷”和“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到2015年,信息軟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突破1500億元,增加值達到580億元。
2.發展重點。
(1)壯大發展軟件產業。充分發揮國家軟件產業基地的集聚優勢,提升已有優勢軟件產品的標準化、產業化和質量保證體系水平。一是發展嵌入式軟件。加快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和面向智能手機、數字家電、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嵌入式軟件平臺,加強嵌入式軟件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融合,推進嵌入式軟件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二是發展行業應用軟件。重點開發為金融財稅、工業控制、商貿旅游、交通衛生、城市管理等各行業信息化提供服務的軟件產品和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加強視頻監控相關軟件系統的研發,進一步鞏固視頻監控領域的優勢地位。推進自主工業軟件發展,提升節能環保、數控設備、儀器儀表等領域的行業應用軟件的開發應用水平。三是發展基礎軟件。加快新型應用環境與計算平臺下的基礎軟件研發,研制自主的面向云存儲的海量數據管理系統及工具,并面向應用需求進行特色功能擴展,實現產業化。以高效、可信、自適應和服務質量保證為突破口,研制網絡應用服務中間件及相應的集成和開發環境,支撐政務信息化和重大行業信息化應用,并形成有強競爭力的中間件產品。
(2)提升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一是努力做大BPO(業務流程外包)。依托金融服務外包交付中心、軟件外包開發中心和中小企業托管應用管理中心“三大中心”建設,堅持差異化錯位發展戰略,堅持離岸服務和在岸服務并重,提升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優先發展金融服務外包,積極推進電信運營服務外包。二是著力做強ITO(信息技術外包)。優先發展應用軟件開發與維護、托管應用管理服務,積極推進定制應用程序開發。三是逐步擴大KPO(知識流程外包)。培育發展專業研究、市場調查、數據分析等高端服務。
(3)突破發展信息服務業。一是推進數字電視產業發展。在“三網融合”的基礎上,加快開發以電視機為基礎的家庭信息終端、以手機為基礎的手持信息終端、以城市電視為基礎的公共信息終端,加快拓展信息服務載體,構筑完整的數字電視“產業鏈”。二是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服務業。加快教育、科研、醫療衛生等領域專業信息數據庫、信息產品和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專業信息資源的社會化開發與利用;提升計算機軟硬件維護與支持和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水平;促進信息工程監理、信息系統安全測評和安全服務、數字認證等工作進展;推動信息咨詢、互聯網服務、信用服務等行業發展,促進信息資源商品化。三是加快發展電信運營業。引導電信運營企業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通信需求,提供高速、優質、安全的接入服務的同時,加快向數據傳輸業務轉變,拓展網絡服務,開拓3G增值業務,大力發展手機電視、手機游戲、手機導航和IPTV等新業務。
3.發展舉措。
(1)加強信息化服務。完善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政策支撐體系、公共服務平臺和專業人才支撐平臺,推進產業集群兩化融合示范區建設。加強IT產業和傳統產業的交流互動,推進典型應用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的創新試點示范。推廣應用工業過程自動化控制技術,改造提升企業生產流程;推廣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集成制造系統技術,優化企業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推廣應用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技術,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能力;推廣應用電子商務系統技術,降低企業交易成本。
(2)加快“三網融合”。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進程,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建立“三網融合”的協調、監管和合作機制,探索“三網融合”基礎上的網絡和業務平臺建設模式、業務創新機制和商業模式。完善包括內容制作、發布、網絡和業務運營、軟件開發和終端產品制造等環節的產業鏈建設,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布局,推進信息基礎設施集約化建設,提高信息基礎設施資源利用效率。開拓政府信息服務外包市場。
(3)推進特色園區建設。一是提高園區利用率。本著集約、節約的原則,優化園區規劃條件,明確產業定位、突出發展特色,打響園區品牌,同時應加快“騰籠換鳥”,培育建設一批新的特色園區。二是加強園區管理。進一步完善信息軟件特色園的管理和運營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開展業務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充分發揮特色園區的功能作用,加快形成產業集聚新優勢。三是推進園區發展。定期發布助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信息技術推廣應用項目和信息技術需求項目。創新招商方式,加快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壯大園區的經濟總量和規模。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園區配套設施建設水平,確保園區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