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大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1-2015年)
(八)生物醫藥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圍繞解決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問題,突出發展化學制劑藥、生物疫苗、診斷試劑、農用生物制品、現代中藥、生活保健品等領域,加快發展生物醫學工程,積極進入干細胞與組織工程等前沿技術領域,努力形成綜合性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成為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1.發展目標。
加快“新藥港”建設,以高科技為支撐,以研發創新為驅動,突破關鍵性技術,實施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努力保持和形成在生物原料藥與制劑、天然藥物、生物保健食品、生物疫苗與診斷試劑、生物基材料等領域的全國領先地位,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制劑藥等領域取得有效突破,實現新型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到“十二五”末,生物醫藥產業銷售產值達到1000億元,增加值達到320億元。
2.發展重點。
(1)化學制劑藥。積極開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研究開發,采用先進技術,加快藥物新劑型和新適應癥研究,力爭在抗感染藥物、抗腫瘤藥物和免疫調節劑、心血管系統藥物、消化系統和代謝藥物等方面取得突破。著力解決藥物新制劑及釋藥系統、藥物評價動物模型研究與制備、藥效評價及新機理研究、藥物安全性評價等方面的關鍵技術,按照仿制藥、仿創藥、原研藥的路徑,重點開發創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療效好、副作用小、市場前景大的化學制劑藥新品種,爭取在制劑藥國際市場上實現新的突破。
(2)生物疫苗。以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為方向,重點推進預防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等重大傳染病和惡性腫瘤、心血管病等防治疫苗及聯合疫苗的研究和產業化;積極改進傳統疫苗的生產工藝,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保護效果。
(3)診斷試劑。以體外診斷試劑為主,重點開發傳染病、腫瘤和基因異常的快速診斷試劑,強化與自動化分析儀器或電子技術的結合,使產品向多元化、配套化、系列化方向發展,形成基因診斷試劑、生化檢測試劑、酶標免疫試劑、單克隆抗體免疫試劑、生物芯片等門類齊全、具有競爭優勢的臨床診斷產品系列。
(4)農用生物制品。針對重要病蟲害防治,加快菌種選育改良、微生物發酵工藝和定向調控、產品新劑型和制造工藝、清潔生產新工藝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重點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植物和微生物源新生物農藥。開發和推廣防病促生長且低毒低殘留的維生素、植物源飼用蛋白、微生態制劑等生物飼料添加劑和營養劑,提升飼料產業競爭力。
(5)現代中藥。按照鞏固國內領先地位、開拓國際市場的要求,積極應用現代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學科技術,開展符合國際標準、療效確切和毒副作用小的中藥新藥研究,著力解決傳統生產工藝落后、質量可控性差等問題,促進傳統中藥的二次開發,爭取在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上取得突破,部分品種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應用先進的栽培技術和生物技術,開展瀕危稀缺中藥材的人工種源繁育,大力推廣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化(GAP)種植,建立規范化的優質、綠色中藥材生產基地,逐步形成種植、提取、加工、成藥較完備的產業鏈。
(6)生物保健品。生物保健品是杭州生物產業在全國最具競爭力的優勢領域。順應保健品消費從防病治病擴大到抗衰老、健身益智、美容健美等多種需求轉變的趨勢,以免疫調節、營養素補充劑、抗疲勞等保健品為重點,積極利用生物發酵、基因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加強新品種、劑型的開發,不斷降低成本、提升功能;積極推動生物保健品與中醫保健、其他保健服務的融合,將保健作為新內涵注入到旅游、療養等行業中,以保健行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有效帶動保健品的發展,努力建設國內一流的生物保健品產業基地。
(7)生物醫學工程。順應醫療器械高技術化、智能化、小型化、精確化、家庭化的發展趨勢,發揮杭州“信息港”優勢,綜合多學科先進技術,重點開發新型治療和常規診療設備,數字化醫療技術、個體化醫療工程技術及設備,開發人體器官及工程組件,實現高附加值生物醫學工程產品國產化,形成地方特色鮮明的生物醫學工程產業。
(8)干細胞與組織工程。抓住全球干細胞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化商機逐漸顯現的機遇,以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華東基地建設為契機,推進干細胞儲存技術、干細胞相關產品以及生物診斷試劑的開發生產,積極開展將干細胞治療技術應用于治療冠心病、糖尿病、肝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的臨床前研究以及將干細胞應用于組織工程產品的研究,努力實現產業化。
3.發展舉措。
(1)完善生物醫藥孵化器。依托生物醫藥孵化器,完善適合化學合成藥物、生物技術產品、天然產物、中藥、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的研發和中試場所以及技術平臺,提高孵化器的專業化程度和孵化功能。突破傳統孵化模式,實行孵化加后孵化的模式,實現實驗研究孵化、中試放大孵化和試生產孵化三步曲,將企業或項目的孵化期延長,與企業市場化、項目產業化相結合,為介于畢業和產業化發展之間的企業提供一個放大階段的過渡平臺。
(2)深化生物醫藥服務。借鑒國際通行的醫藥貿易標準規范,建立健全醫藥貿易營銷網絡。改進營銷方式,企業營銷推行直銷方式,園區營銷由出讓土地為主向轉讓企業股權為主轉移。促進醫藥產品深加工,提高醫藥出口層次,積極拓展歐美及世界醫藥市場,形成產業整體出口效應。提升藥物研發服務、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服務等水平,延伸生物醫藥產業鏈條,重點發展藥物安全性評價、臨床試驗等創新藥物研發服務,開展與國內外醫藥公司的合同研究(CRO);建成天然藥物有效成分篩選中心、藥效學評價中心、GMP中試生產中心以及歐盟GMP認證出口服務中心等。
(3)加強生物醫藥物流發展。加快社會化、專業化、現代化的藥品物流體系建設,突破傳感器網絡、電子標簽、追蹤溯源等一批關鍵技術,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直供配送、第三方物流等現代物流方式。做大做強一批藥品物流龍頭企業,積極打造第三方醫藥物流平臺,構建布局合理、網絡健全、手段先進、配送及時、規模集中的藥品物流服務體系,使杭州成為立足長三角、面向全國、接軌國際的藥品物流基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