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熱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第八章 培養新型農民
實施人才強農戰略,以增強增收致富能力為核心,多層面、多渠道相結合,培養農村人才。完善新型農民培訓體系,強化培訓和競賽兩大培養手段,以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為重點,擴大人才數量,調整人才結構,提高人才素質。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大力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提高現代農業生產從業人員和農業服務體系從業人員的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到2015年,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形成一支數量充足、能夠有效服務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用人才隊伍,全省農村實用人才達到13萬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以上。
一、培訓機構建設
建立健全新型農民培訓體系。根據“省建農民培訓中心、市縣建農民培訓學校、鄉鎮建農民培訓基地、村建農民培訓點”的總體思路,建設1個省級中心、18個市縣學校、180個鄉鎮基地、1800個村站點。省級建設完善教學實驗室、遠程演播室、中心機房、電子閱覽室、多媒體網絡教室等培訓設施,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構建教育培訓資源平臺、網絡平臺和遠程教育培訓平臺等三大平臺,輻射、指導、帶動全省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市縣培訓學校重點加快整合各類農民培訓機構和師資力量,建設農民遠程教育培訓網絡中心和市縣終端。鄉鎮級重點挖掘培訓需求,收集并提供農民培訓信息。村級培訓點重點啟動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的農民田間學校建設。
豐富農業人才培訓與服務手段。依托農民科技培訓機構、電視臺、廣播電臺和農民技術學校以及社會其它教育資源,開辦“科技走進農家”欄目,實施“農民科技書屋”、“科技電影下鄉”等工程,開展技術推廣與科普宣傳活動。利用雙向衛星遠程教育接收站,實施“農業遠程教育培訓工程”,廣泛、有效開展遠程教育培訓,傳授農村實用性技術和技能。依托市農業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積極推行農業人才網上在線服務。大力培育農村人才中介組織,發展農村人才市場和人才交流會,促進農村人才跨區域流動。
二、專業人才培訓
開展實用人才支撐計劃。選拔一批農業科研杰出人才,給予科研專項經費支持,支持100名有突出貢獻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開展技術交流、學習研修、觀摩展示等活動。選拔100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和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1000名生產能手和農村經紀人等優秀生產經營人才,給予重點扶持。
加強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結合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加強農產品種養、加工、運銷和農業機械操作等技能培訓,機手、沼氣工、植保員(機防手)、村級動物防疫員、無公害農產品檢查員(內檢員)、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負責人、監事、財務人員和信息員)、農產品加工從業人員、鄉村旅游服務員等重點,開展從業技能、法律法規及農業經營管理等知識培訓。
組織開展創業培訓。整合教育資源,針對涉農企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和種養示范基地負責人以及在農村有創業愿望并有創業基礎的人員等開展拓展性培訓,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服務。規劃培訓5000人。
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增加財政投入,整合各種涉農教育資源,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有針對性地大規模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增收致富的能力。結合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服務業,加強康體保健、餐飲住宿、商貿會展、信息應用等服務技能培訓。結合發展新型工業,加強零部件加工、修理、運輸等配套產業技能培訓。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物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環保技術等應用技能培訓。
繼續開展農村中專生培養。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廣播、電視、網絡、面授教學、專家講座、實訓等方式,開展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在農業技術推廣、畜牧獸醫、農業機械化三個現有專業的基礎上,增設休閑農業等專業。與農業企業聯合,建立教學實訓基地100個,組織開展實訓,拓寬學員視野,培養學員實踐操作能力。舉辦中專學歷教育的 “村官班”,培養一批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民致富帶頭人。穩步推進中專后繼續教育。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