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熱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海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已初步建立。全省共有4個省級檢測機構,32個市縣級檢測機構,225個農產品質量檢測流動站,80多個農業企業具備了自檢設備和測檢人員。省級檢測機構可承擔農藥、肥料、土壤、種子、獸藥、飼料等監測工作。市縣檢測室可承擔農藥殘留速測和土壤檢測。建立了例行檢測信息發布制度和重大活動質量安全監測制度。實施了生豬二維碼標識可追溯制度和水果條形碼追溯系統。主要農產品市場、農資生產企業和經銷網點、規模化生產基地、主要菜籃子產品全部納入監測范圍。存在的問題:一是質量監管體制、機制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二是9個市縣尚未建立縣級農產品檢測站;三是農業投入品監控不到位;四是主要農產品基地分散,農業標準化、產業化程度不高;五是質量標準建設滯后,農業企業出口遭遇“技術壁壘”;六是各級質檢部門缺乏專職檢測技術人員。
(一)建設思路與目標
按照“消除隱患保安全、控制源頭上水平、健全體系強能力、完善制度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以省級綜合中心為骨干,市縣級質檢站為支撐,批發市場、收購點和田頭瓜菜質量安全綜合服務站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實現產地環境、投入品和農產品檢測參數齊全,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高效運行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
到2015年,創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整體推進示范縣10個,園藝作物標準園20個,標準化養殖示范場100個,“三品一標”認定面積達到食用農產品生產總面積60%,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6%以上。
(二)建設重點
強化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提升省級質檢中心以及已建9個市縣級農產品檢測中心(站)能力,建設9個市縣級農產品檢測中心(站)。建設海南種豬測定場、優質肉牛公牛站。完善18個縣級、204個鄉鎮級農產品質檢流動服務站建設。建設瓜菜集散地(收購點)檢測點54個,瓜菜田頭質量安全綜合服務站200個。重點要加快建設16個萬畝以上田頭綜合服務站,在三亞崖城、樂東佛羅、陵水英州建設瓜菜質量田頭監管3G系統試點,南港、秀英港碼頭檢查檢測站要確保瓜菜100%憑證出島。建設省農藥監控化驗室和中央管理數據庫,推進獸藥GSP實施進程,實行飼料獸藥銷售店登記備案制。要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及風險評估,完善應急預警制度,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安全事故。
加快標準制修訂工作。建立健全以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為重點、品質規格標準相配套、生產規范規程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加快跟進配套制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大力支持和鼓勵市縣農業部門制定符合當地生產實際的操作手冊和明白卡。
擴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范圍。按照統一規劃、分區編碼、數據共享、通查通識的原則,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統,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和數據庫。設立監管信息員,實現瓜菜生產全程監管。應用云計算、物聯網、3G技術,通過二維碼標識進行溯源。“三品一標”獲證單位和各種標準化示范區全部納入質量追溯范圍,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農產品全部納入質量追溯管理,上市銷售農產品基本實現“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通可追蹤”。
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工作機制。落實細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化管理責任,抓好飼料獸藥專項整治和農資打假工作,大力推進農業綜合執法。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制度,編制《海南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動態》,通過文件和省農業信息網向社會發布。實行例行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計劃,每月開展例行檢測。建立農藥經營承諾制度,要求農資經營單位建立進貨臺賬和銷售臺賬,簽訂承諾書,加強企業自律。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嚴格落實首問首辦責任制。建立執法責任追究制度,不定期對相關單位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和執法情況進行監督,依法追究失職、瀆職責任。建立重大活動及節假日質量安全監測制度,流動檢測車集中上門服務,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按照《海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并組織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能力。建立省級溝通協調防范機制,加強與其它省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聯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