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
(八)加強基礎設施監管能力建設。
繼續實施藥品安全基礎建設工程,重點加快災后恢復、技術審評、安全監測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完成災區行政機構辦公用房和基層新增技術單位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省、市級藥品檢驗機構實驗室條件。加強技術裝備建設,加快藥品快檢車配置進度和功能升級,建設縣級藥品快檢室,提升基層快檢能力。加強省級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建設,更新檢測設備。充實省級藥品不良反應、藥物濫用監測機構技術力量,加強市級不良反應監測機構業務用房建設。
加快藥品審評機制建設。建立完善四川藥品專家咨詢隊伍,搭建藥品技術審評信息交流平臺。創造條件,爭取國家局授權承擔區域審評工作。
深化農村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兩網”)建設。服務基本藥物制度推行,完善農村基本藥物監督和供應網絡。制訂“兩網”示范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探索城鄉一體化有效途徑,推動農村藥品“兩網”示范縣創建工作,建成監管到位、覆蓋全域、實效明顯和渠道通暢、配送及時、方便安全的藥品監督與供應網絡。將“兩網”建設納入地方政府的“保障民生”重點工程和責任目標,不斷提高監督供應和安全保障水平。
專欄5藥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新建省食品藥品安全監測及評審認證中心(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省藥物濫用監測中心)辦公和業務用房,建設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業務用房。
完成市級藥品安全監測工作站及縣級機構快檢室業務用房建設,完成四川養麝研究所災后重建工程。
提高技術支撐能力。開展藥品、醫療器械、關鍵檢驗技術、快速檢驗技術和非標準檢驗技術研究,搭建省、市檢驗技術共享平臺。重點提高藥品特別是高風險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及其評價性檢驗能力,強化省藥檢所生物制品和疫苗批簽發檢驗能力,力爭承擔授權轄區內品種的全項目批簽發檢驗。加快推進快速檢驗技術在基層的應用,著力提高縣級機構快檢和打假能力。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基層行政機構,特別是高風險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完善藥品檢驗檢測技術監督體系與安全監管信息平臺。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快與國際水平接軌。
專欄6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工程
完成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常規產品檢驗能力升級,完善省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監測中心和評審認證中心建設。
完成市級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監測站及縣級監測點建設。
提升裝備水平,按標準為藥品檢驗和安全監測機構配齊基本儀器設備。
(九)提升監管隊伍素質。
堅持服務監管、人才優先的原則,著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以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培訓中心和擬建國家食品藥品高研院西南分院為基地,依托高等專業院校和機構以及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的實施,形成四川藥品監管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強化基層一把手和地方分管領導培訓,特別加強對新任職領導干部、技術機構負責人、應急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培養安全監管、風險監測、基層一線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加快審評認證專家庫和專家咨詢隊伍建設,增強技術審評與服務能力。加大高素質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全面提高隊伍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省、市、縣級行政監管機構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分別達到80%、75%、70%以上,藥學、醫療器械、醫學、法學等相關專業人員不低于75%,打造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監管隊伍,適應藥品監管事業改革發展需要。
專欄7人才隊伍素質提高工程
適時開展資格培訓、適應培訓、專題培訓、任務培訓、管理培訓和技術培訓,根據新增職能,開展藥品醫療器械監管人員強化培訓,開展稽查執法人員持續培訓。
探索對市、縣級政府分管領導進行專題培訓,對鄉鎮、街道藥品安全專兼職人員進行基礎培訓。
加強醫藥企業生產經營質量管理人員政策法規培訓,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醫療服務機構涉藥人員培訓,推進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程。
加大合理用藥知識宣傳普及力度,提高公眾用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