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
(三)健全藥品檢驗檢測體系。
提高藥品檢驗能力。合理配置檢驗檢測資源,加快完善藥品檢驗機構,重點加強省、市級藥品檢驗能力配置。加強對基層檢驗機構的指導和考核,確保市(州)藥品檢驗機構和縣級快檢室具備相應的設施條件與技術能力。開展藥品檢驗技術研究,搭建技術成果共享平臺。到“十二五”末,省級藥品檢驗機構、口岸藥品檢驗機構具備依據法定標準對化學藥品和中藥的全項檢驗能力,市級藥品檢驗機構具備85%以上項目的檢驗能力。省級藥品檢驗機構100%具備對授權承擔的生物制品批簽發品種的獨立全項檢驗能力。
提高醫療器械檢測能力。重點提高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對在用醫療器械、植入醫療器械、有源醫療器械特別是電氣安全和生物安全性的檢測能力,探索建立在用醫療器械檢測技術指標體系。加強醫療器械檢測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建成國家級區域性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到“十二五”末,省級醫療器械檢測機構具備對95%以上常用醫療器械的檢驗能力。
完善藥品抽驗工作機制,擴大抽驗覆蓋面和抽驗品種范圍,增加重點品種抽驗頻次。藥品抽驗必須做到檢驗標準、檢驗程序公開,檢驗結果及時公告。對抽驗不合格產品,及時依法處置。
(四)加強藥品安全監測預警。
健全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和藥物濫用監測機構,探索建立全省藥物警戒體系。完善重點與日常監測機制,強化對不良反應(事件)的評價與預警。構建長效機制,完善技術條件,搭建監測網絡,提升監測水平。開展上市后藥品安全風險分析,重點加強新藥、國家基本藥物、中藥注射劑和高風險藥品的安全性監測和評價。開展高風險醫療器械監測,建立健全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考核機制,探索建立在用醫療器械安全評價方法。
專欄2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
安全風險評價工程加強省藥品安全監測、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藥物濫用監測中心建設,完成省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測中心組建。
加強市、縣級監測體系建設,完成21個市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站、181個縣級監測點建設。
藥品不良反應病例縣(市、區)報告比例達到80%以上,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達到400份/百萬人。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縣(市、區)報告比例達到70%以上,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數達到500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