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第四章 加強能源輸運和儲備設施建設
一、構建完善現代電網體系
加強輸配電能力建設,配合國家特高壓電網規劃的實施,擴建荊門特高壓變電站,建設武漢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湖北境內形成“十”字型特高壓網架,具備接受內蒙古、山西火電的能力。加強與周邊省市電網聯絡線建設,形成1000千伏等級雙回路為主的高等級、大容量聯絡格局。建設受端電網配套工程,提高省外電力輸入和地方承接能力。大幅提高“襄十隨”電網送出通道的適應能力。基本形成“宜荊荊”電網依托荊門、荊州特高壓站分區供電的格局。鄂東電網供電半徑向南、向西擴充,逐漸形成依托特高壓交直流、大型電源點集中供電的格局。220千伏電網逐步形成分區分片供電格局,區域間電磁環網基本斷開運行。110千伏高壓配電網以單環網鏈式為主要接線形式,分區形成環網。繼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力度。
二、積極支持油氣管網建設
加大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形成“四橫”(“忠武”線、“川氣東送”線、“西氣東輸”二線、棗陽—襄陽—十堰支干線)、“五縱”(“淮武”聯絡線、荊州—襄陽支干線、潛江—監利—湘潭支干線、“西氣東輸”三線、“新粵”線)的基干管網。加強省內天然氣輸運調配能力,積極推進遍布全省的省級支干線管網以及支線管道建設。重點做好“西氣東輸”三線等國家主干管道及省內支干線、支線工程建設協調工作。
三、全力推進煤運通道建設
擴能改造襄渝線、漢丹線等省內主要煤運通道,解決煤炭運力卡口問題。通過實施客貨分流,提高京九線、京廣線等通道煤炭運載能力。支持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湖北段及相關連接線、分輸線建設,爭取更多的煤炭在湖北下載,滿足沿線的襄陽、荊門、荊州和分輸線上的隨州、孝感、宜昌、十堰、仙桃等地煤炭需求。充分利用沿江碼頭資源,提高“海進江”煤炭運輸能力。
四、加強能源儲備能力建設
結合國家能源儲備布局,充分利用省內儲備設施,多元化發展能源儲備,保障全省能源安全。建立煤炭供應長效機制,煤炭儲備規模控制在全省30天的用煤量,推進荊州江陵、武漢新港、宜昌枝城、襄陽余家湖4個煤炭儲配基地建設。逐步建立石油及成品油儲備機制,形成能滿足我省60天左右需求的油品儲備。加快天然氣儲備設施建設,爭取儲氣庫建設總容量達到滿足我省30天左右民用天然氣需求的規模。爭取國家在我省建設國家級石油、天然氣儲備基地,布點煤炭交易(集散)中心,建立華中電力交易中心,使我省成為國家中部能源儲運樞紐。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