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三、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能源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實施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全面提升能源開發利用綜合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為推進湖北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加快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堅強有力的能源保障。
——堅持以能源科學發展為主題。必須統籌能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充分發揮能源服務經濟發展、引導產業布局、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功能,實現能源安全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
——堅持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為主線。必須盡快從資源依賴型向技術創新型轉變,從單向保障供給向供需調控并重轉變,從先開發后治理向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轉變,有效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
——堅持以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進天然氣快速發展,改造提升傳統能源產業,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必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推進能源投資主體多元化,構建有序開發、公平競爭的現代湖北能源體系。
——堅持把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作為優先目標。必須按照機會均等、服務公平的原則,統籌城鄉能源一體化發展,逐步提高城鄉居民能源普遍服務水平。
四、發展目標
——能源產業發展。優化發展化石能源,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強能源輸運和儲備設施建設。“十二五”時期,通過能源產業發展帶動投資4000億元左右。
——能源消費總量與結構。按照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合理控制能源總量要求,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為20500萬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5%,比2010年提高04個百分點,能源彈性系數063,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氣、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分別為60%、205%、45%和15%。人均能源消費量32噸標準煤,年均增長78%。
——能源生產與供應能力。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約6413萬噸標準煤。能源分品種規劃目標如下:
電力。全省全社會用電量2070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3234千瓦時,比2010年增長41%,占全國人均用電量的72%。電力裝機達到7000萬千瓦(含三峽2240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718萬千瓦,火電裝機3022萬千瓦,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260萬千瓦。同時引進省外水電200萬千瓦、火電200萬千瓦。
煤炭。全省煤炭消費量17220萬噸。省內煤炭產量1500萬噸,省外調入煤炭15720萬噸。
石油。全省原油消費2930萬噸。省內原油產量80萬噸,省外調入285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1400萬噸。
天然氣。全省天然氣消費量7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城市燃氣占30%,天然氣熱電聯產用氣占10%,工業燃料占57%,其他占3%。天然氣基本從省外調入。
——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省單位生產總值能耗較2010年下降16%,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火電供電標準煤耗降到320克/千瓦時。
——城鄉居民用能。全省90%的縣級以上城市用上天然氣。全面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需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